十六夜阴历十六(第2/3页)

母亲钻进那轮环桥中,往对岸走去。

然后频频向他招手,就像在叫他也一起过河。

但俵田无论怎么样就是过不去。

他想要过去,却怎么也没办法过去。

就在这当中,俵田慢慢地回到现实。

俵田也记得第一次体验到这个幻觉的情况。

当时他还小,从锅仓山的坡道往下跑,结果跌倒了。跌得很惨,结结实实地磕到脑袋,就这样昏了过去。

但是倒地的瞬间。

他在远方看见了图画上的龙宫般美丽的景色。

他拼命地往那里跑,一样碰到一条河,上面架着一座轮环般的桥。这时过世的母亲也在对岸向他招手。他是在家人呼唤下才又醒来的。

这些都是本人所说的。俵田经常向人提起他看到的这些幻影。

一百五十一

这是任职于远野町町公所的职员所说的事。

这个人的伯父曾经害过一场重病,卧病在床好一段时间,就是那时候的事。

那天晚上,那人从公所回家,正要进入自家的夯土地间。这时有一团火球从马厩入口飘了进来。说是火球,也并非熊熊燃烧,而是一团朦胧的光球。光球在夯土地间低低地飞来飞去。

那人感到奇怪,拿起扫帚,想要把那光球打下来。球轻飘飘地飞舞着,那人拿着扫帚在家里四处追赶。

最后,那人把光球逼到刚好靠放在夯土地间角落的水盆底下。那人情急之下盖住了水盆。

抓到了!他想。但抓到了也不能怎么样。

他回到客厅,正盘算着该怎么处置,外头传来人的声音。

很快地门被打开,亲戚探头进来说:

“你伯父病危啦!快点过来!”

那人心想不好,急忙跑下夯土地间,但又忽然想起光球的事。也许是不知道该不该就这样扔下不管,他把倒扣的水盆打开来,让光球飞走后才出门。

伯父家就在附近,前去一看,已经来了很多人。

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病人一度咽气,刚才却又忽然复生了。那人听到这话,内心感到一阵不安。

他来到枕畔,伯父微微睁眼看他,说:

“我刚才去这小子家,结果这小子居然抓着扫把追打我,甚至拿水盆从头罩住我。”

“啊,闷死我了。”伯父说。众人都没认真当一回事,却只有那人吓得半死。

光球应该就是伯父的灵魂——人魂。

一百五十二

远野后街一户人家,孩子患了重病,最后断气了。

同一时刻。

有个平素就十分疼爱那孩子的人,正在万福寺的墓地扫墓。

这时那孩子踩着跌跌撞撞的脚步出现了。那人知道孩子生病的事,因此觉得很奇怪。他应该躺在家里休息,不该跑来这种地方。而且小孩子跑来墓地玩耍,这本身就很怪。那人把孩子赶回去说:

“喂,你干吗这种时间跑来墓地?快点回家睡觉!”

但他实在很担心,便在离开寺院的时候,顺道去孩子家探病。结果那里正全家上下闹得天翻地覆。

家人说,孩子不久前断气了,但刚才又复活了。

二百六十三

死人的棺中,会放入六道钱。

是三途川的渡河钱。

此外,亲戚朋友也会各自放钱到棺木里,为故人投胎转世做准备,放钱时,比起实际放入的金额,嘴巴要尽量说出更大的金额。比方说,放入一钱铜币时就说:

“这是一千圆,等下次出生时,你就是有钱人了。”

前些年佐佐木喜善的祖母过世时也是。

“你是个好人,下回投胎,多带些礼物过去吧。”

众人这么说着,家人不必说,连村人都放入相当多的金钱和谷物到棺木里,为她送行。

二百四十五

投抬转世的事也时有所闻。

前些年,上乡村某户人家有婴儿诞生。这婴儿出生后,紧握的手久久不曾打开。因为婴儿一直不张开手,家人便强行掰开,发现婴儿手中紧握着一张纸。是握着它出世的吗?家人惊奇地一看,纸上写着“我是北上田尻的太郎爷所转世”等字句。

太郎爷的家人听到这件事,开心地说:

“我们家的老爷子死不到一年就投胎了。”

此外,有时墓地会自行长出柳树等树木,据说那也是墓主已经在别处投胎的证据。

二百四十四

有时妻子害了“癖暗”(译注:原文作“クセヤミ”[kuseyami],无汉字),丈夫也会同时难受起来。

癖暗指的就是害喜。此外,有时孕妇阵痛时,丈夫也会一起生病。

远野有句古谚:“唯有癖暗,是助人之病。”

二百三十七

据说在远野地方,即使孕妇就要临盆了,如果山神还没有来,孩子就不会出生。

即将临盆时,必须在马上置驮鞍,就像人骑乘那样,让马去迎接山神。这时要任由马自行前进,人跟在后面。当马在路上抖动身体停步时,就是山神上马了。等到神明上马了,再牵着缰绳把马带回家。

视情况,有时马才刚走到屋子大门口,神明立刻就上马了。

但有时都走到了村境,却还没有遇到神明。

不管怎么样,据说通常就在差不多马停步的同时,孕妇就会生产。

二百三十八

没有养马的人家,就带着背带(译注:原文作“オビタナ”[obitana],无汉字)去迎神。

背带是用来背孩子的绳带。用背带迎什么神,具体并不清楚,但习俗中,等孩子平安出世后,这时带出门的背带必须送到神社,或是村子的路口。

因为必须送神回去。

一百五十九

这是佐佐木喜善的朋友之妻所说的。

她在初产时因为难产而差点送命。

据说原本痛苦难受得要命,但忽然间整个心情变得轻松。不觉得悲伤或难过,只是忽然觉得非得快点前往某个地方不可。

到底要去哪里,她说记不清楚了,但她置身某处的路上,心急如焚,所以决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赶路再说。

不知不觉间,她进入一栋建筑物,没多久便发现自己来到一处宽敞明亮的和室大厅。但心情还是一样焦急,觉得还得继续前进,因此便抓住纸门,想要快点进入隔壁房间。结果——

不知不觉间,房间里挤满了数不清的幼儿,团团包围住她。即使她想开纸门,前方也被堵住,动弹不得。那些幼儿阻止她去隔壁房间。

但她试着折返,幼儿们便分开到两边,让出路来,就好像在叫她回去一样。

这样的情形重复了几次,渐渐地,她听到远方隐约传来呼唤自己的声音。所以她才老大不愿意地决定回去。

不久后,一阵强烈的气味扑来——

她醒转过来。自己被附近邻居抱在怀里,全家闹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