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野物语remix B part(第3/11页)

“只剩这么一点没种完,太可惜了。”

结果这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小童子,要求帮忙。虽然不晓得是谁家的孩子,但心意令人感动,小孩子虽然派不上多大的用场,但既然愿意助一臂之力,总是一桩美事,因此阿部家的人任由他随意帮忙。

没想到童子勤奋过人。

中午到了,众人歇息,也想请童子用午饭,却不见他的踪影。

众人讶异他消失到哪里去了,用完饭后,再次着手种田,结果童子又不晓得从哪里冒了出来,继续工作。插秧前的耙土工作,童子的手法是炉火纯青。童子就这样忙了一整天。工作大有进展,居然赶在那天以前完成了全部的插秧工作。

“啊,多亏有你帮了大忙,虽然不晓得你是哪一家的孩子,但让我们招待个晚饭,聊表谢意吧。请你务必要来。”

阿部家的人非常欢喜,邀请童子,然而天色一黑,童子又消失不见了。不管怎么找,都连个影子也不见。

众人无可奈何,回到家里,发现檐廊上沾了许多小泥脚印。

那脚印从檐廊进屋,然后走到和室。循着一路跟去,脚印竟在屋内大人的神坛正下方消失了。

“难道——”

众人想,打开神坛的门一看——

神像的腰部以下全部沾满了田泥。

一百一十

神乐舞的队伍,每一组都有一个木雕像,叫“权化大人”。外形很像狮子头,但有些不一样。

它极为灵验。

从前新张的八幡神社神乐组的权化大人,和土渊村小字五日市神乐组的权化大人在路上撞见,大打出手。当时新张的权化大人落败,失去一边的耳朵。因此新张的权化大人到现在还是少了一只耳朵。

因为每年都会在各村巡回舞蹈,每个人都看过。

权化大人似乎对灭火特别灵验。

有一次八幡神社的神乐组去附马牛村,天黑了还找不到地方下榻,正左右为难。众人迫不得已,向一户穷人家请求借宿一宿,对方爽快地答应了。

神乐组一行人将五升木量斗倒扣后,把权化大人安置在上面,便去休息。

就在众人全都沉睡的夜半时分。

忽然响起咬东西般“咔咔咔”的声响,把众人都惊醒了。

定睛一看,屋檐边角正起火燃烧。

而权化大人正在扑咬那火。

众人都目击了原本放在木量斗上的权化大人不停地跳起来咬火的景象。

据说有小孩头疼的人家,也常会请权化大人来咬孩子的头。

一百零九

盂兰盆节的时候,会举办雨风祭。

这时会用稻草扎出一个比人还要大的人偶,以和纸画上五官,贴在脸部,并用瓜做出阴阳不同的形状固定上去,以象征男女。接着把这人偶送到村境道路的分岔处,竖立在路旁。

送虫活动使用的稻草人更小,也没有这类装饰。

举办雨风祭时,会从全聚落选定“头家”(译注:也作“头屋”“当家”“当屋”。是负责辅佐神职人员主持祭祀和宗教活动的人家,以占卜或抽签从信徒之中择定)。村人聚集,彼此斟酒后,共同演奏笛子和太鼓,将人偶送到道路的十字路口。

用来伴奏的笛子里面,有叫作“洞笛”(译注:原文为“ホラ”,洞的意思)的。这是以桐木挖洞制成的笛子,人们高声吹奏着笛子,然后唱以下的歌词:

“祭祀二百十日的雨风哟。祭祀何方?祭祀北方。”

《东国舆地胜览》里说,在韩国,厉坛(译注:祭无祀鬼神之坛)也一定建在城北。这些应该都是来自于玄武神的信仰。

十六

祭祀金精大人(译注:原文作“コンセサマ”〔konsesama〕,原文后有一句说明其汉字的“应为金精大人”)的人家也不少。

金精大人的神体非常肖似御驹大人(译注:原文作“オコマサマ”〔 okomasama〕。原文后有一句说明其汉字的“汉字应作‘御驹’”)。御驹大人是东日本广受祭祀的神明,为马的守护神。村子里有许多御驹大人的祠堂。

人们会以石头或木头刻成象征男性生殖器官的形状,献给神明,但这样的风俗也日渐式微,现在似乎已经难得一见了。

七十二

栃内村的小字琴畑,是位于小乌濑川支流上游山涧处的小聚落,总共只有五户人家。琴畑地处村郊,与栃内村的中心相隔了二里之遥。

琴畑的聚落入口有一座冢。

冢上孤零零地放置着一座约莫人类大小的木雕座像。以前似乎是安置在祠堂里,但现在任凭风吹雨打。

它叫作神乐大人(译注:原文为“カクラサマ”〔kakurasama〕)

村里的孩童把它当成玩具,拖下来扔进河里,或是在路上拖行,尽情恶作剧,因此五官都已经被磨损得一片模糊了。

好歹也是受祭祀的神明,这样的待遇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但看到小孩子这样游戏,是不能加以责备、呵斥或制止的。据说制止孩童恶作剧的人,反而会遭到作祟而生病。其他土地也有这类喜欢与孩子游乐的神佛。神乐大人应该也是如此。

七十三

远野乡其他地方好像也有神乐大人的木像。

栃内的小字西内也有。

有人记得山口村的大洞以前也有。

但远野乡里,没有一个人信仰神乐大人。

它的神像雕刻很粗糙,也不清楚服装和头饰是什么样子。

如今已经无从得知它原本究竟是怎样的形姿了。

七十四

栃内的神乐大人,只有琴畑和西内的大小两尊。

据说山口也有,因此土渊村全境应该有三或四尊。

每一尊都是木造半身像,就像用柴刀劈成的一样粗糙丑陋,但还是看得出有人的脸。

神乐大人,会是“神仓”大人之意吗?若是的话,指的是神明在旅途中休息的场所吗?也许从前某样东西有这种意义的名字,而它成为常驻当地的神明之名保留了下来。

一百一十一

山口、饭丰、附马牛的小字荒川东禅寺,以及火渡、青笹的小字中泽,还有土渊村的小字土渊,都有叫作“坛之塙”(译注:原文为ダンノハナ〔dannohana〕)的地名。而它们的附近,都一定有叫作“莲台野”(译注:读音为デンデラノ〔denderano〕)的地方。也许是成双成对的。

据传,以前有将年过六十的老人驱赶到莲台野的风俗。老人虽然被赶出家里,但也不能坐着等死,因此会在白天回到村里,帮忙农务等,借以糊口。

山口、土渊周边,称早晨下田叫“出墓”,傍晚从田里回家叫“归墓”。若是这样,可以说是古老陋习的遗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