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起睡[入V](第3/5页)

“困了?”司南问。

“没有。”唐玄飞快地否认。

司南忍不住笑了,怎么像个心虚的孩子。

刚好管家进来送茶,责备般瞅了唐玄一眼,“能不困么?昨日出去赴宴,夜里又去清匪,今日为了等小郎君一下都没合眼……唉!”

司南吓了一跳,整整两天一夜了!

熬夜猝死的例子还少吗?

司南瞬间男友力爆棚,一把将唐玄摁在矮榻上,“赶紧睡觉,现在就睡,我看着你。”

唐玄微讶:“你不走?”

司南瞪眼,“你想赶我走?”

唐玄轻笑,“是不是赶你你也不走?”

“回答正确,加一百分。”

司南戳戳他眼皮,“快,闭眼。”

唐玄听话地闭上。

管家满意地点点头,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门轻轻阖上,书房内只剩下唐玄和司南。

唐玄歪过头,再三确认:“真不走?”

司南胳膊刚好撑在榻边,坏笑道:“舍不得我?”

少年撑着下巴,皮肤莹白,脸颊微鼓,黑亮的眼睛水汪汪的。

唐玄诚实地点点头,确实舍不得。

司南反倒不好意思了,“闭眼。”

唐玄勾着唇,阖上眼。

司南拍拍泛红的脸,明目张胆地看着他。

真帅啊!

剑眉星目说的就是这种人吧?

鼻形也这么完美,仿佛多一分少一分都会失去味道。

性感的喉结不能少。

还有极浅的一层胡茬……这样完美男人,就连青葱葱的胡茬都比别人性感。

司南正看得专注,那双如繁星朗月般的眼睛突然睁开了。

司南心虚,“怎、怎么还不睡?”

唐玄微垂着眉眼,无奈又宠溺。

再不睁眼就要出大事了。

少年离他那么近,绵绵软软的呼吸像根小羽毛,轻轻扫在敏感处,他强忍着才没让自己失礼。

唐玄抬手,压在他头顶,“你也睡会儿。”

司南的注意力放在那只手上。

修长的手指,温热而有力,一下子就把他的脑袋罩住了。是让他着迷的,属于男人的气息。

司南的脸有些烧。

“吃什么长大的,手这么长?”为了掩饰自己的局促,他大大咧咧地把那只手扒拉下来,掰着手指一根根看。

非常“男人”的一只手,肤色微深,带着细微的疤痕和薄薄的茧子,是常年挽弓射箭磨出来的。

司南瞅了眼自己的小嫩指头,顿时输了。

唐玄也看到了,不由自主寻到他白皙细嫩的指尖,捏了捏。

司南瞪眼,“干嘛?敢占你南哥的便宜!”

“这就叫占便宜?”唐玄轻笑着,又捏了捏。

这种时候怎么能输!

司南毫不示弱地捏回去。

两个人你捏我一下,我捏你一下,幼稚地较着劲。

确切说,较劲的只有司南。

唐玄就像一头慵懒的花豹,在宠溺地逗弄着他的小毛团。

不知玩了多久,司南才反应过来,撑着面子命令:“别玩了,快睡吧。”

唐玄闭上眼,眉梢嘴角皆是笑意。

司南也笑了。

偶尔幼稚一回,还挺有趣。

司南收回手。

唐玄指尖不自在地动了动。

触碰过温暖,再回到孤单的样子,已然不习惯了。

过了一会儿,唐玄的呼吸变得均匀。

司南用气音问:“睡着了吗?”

“睡着了。”

司南:……

司南不再理他,随手拿了本地方志消磨时间。竖版繁体文言文,即使有原身的记忆还是不太习惯。

看第一页的时候眼睛就有点花,勉强翻到第二页,纤长的睫毛已经耷拉下去,将将翻过第三页,就彻底睡着了。

唐玄睁开眼,偏头看着他。

他从来没把别的什么人放进过眼里,所以无从比较。如今看着少年的眉眼,只觉得没有一处不可爱,就连他轻浅的呼吸声都是动听的。

看着他眉眼低垂,安然入睡,仿佛自己的疲惫也消失了。

原来,枕边有人,如此安心。

——————

司南根本不想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茶汤巷的。

他睁开眼就已经是第二天了,二郎正抱着手臂瞪着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你是喝醉了吗,还是脑袋坏掉了?为什么被人抱下马车都不醒?”

没有,都没有。

他只是睡得太沉,又对唐玄太信任了。

根本不知道唐玄是怎么把他抱上马车,又怎么抱下来的……

太丢人了!

南哥的面子都没了。

好在这两天大家都忙,唐玄要查无忧洞,司南也在忙着给二郎转学,尴尬的事没机会提。

就当是一场梦,醒来之后就失忆吧!

……

四月十一,暖阳高照。

御街两旁的荷花粉粉嫩嫩地开了一整渠,小娘子们站在渠边,轻轻盈盈地笑着,讨论着哪朵荷花最好看。

郎君们站在廊上,远远地瞅着,亦在心里揣摩哪位娘子最可人。

莲叶田田,彩衣袂袂。

美好的事物总能让人心情明媚。

司南骑着小三轮,从御街上飞驰而过。

如今这条街上已经没人不认识他了,就像提到玄铁弓就想到唐玄一样,看到三轮小飞车,全汴京的人都知道是州桥边的司郎君。

今天,车斗里多了一位虎头虎脑的小郎君。

有熟客远远地打招呼:“今日不出摊吗?”

“不出了,送弟弟去书院。”司南笑着回。

“哪家书院?”

“若水。”

“是个好地方!”

“是呗,盼着他将来有出息。”

司南笑着骑远了。

知道司家底细的,无一不夸赞有加。

当初司家接连出事,谁都以为这俩兄弟日子早晚过不下去。没承想,未及弱冠的少年郎竟把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若水书院在汴京城东南边,出了新宋门再往南走上二里地就到了。

因为在城外,地价便宜,所以建得很大,南北两边各有一个大门,青砖红瓦的牌楼,五柱两进,十分气派。

据说,南门两边的对联是范仲淹先生题的,北边是晏殊先生写的。

南门对着宜春苑,北门离新宋门不远,东边还有一个专门的车马门,进出十分方便。

书院内有校舍、宿舍、藏书阁,还有一个偌大的跑马场。

因着环境好,先生也有学问,过来读书的不仅有寻常人家的孩子,还有不少官家子弟,大多盼着十年八年读下来,谋个进士出身。像司家兄弟这样奔着学武来的,真不多。

“里面可漂亮了,建的就跟江南园林似的,尤其是那个跑马场,你一准儿喜欢。”司南骑着小三轮,直奔东门,“马厩里养着二十多匹小滇马,是专门用来教导你们这些小豆丁的。”

二郎听到“跑马场”的时候就兴奋得不行了,根本不在意他叫自己小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