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我们的家(第2/2页)

“连志杰他们,都得29的才回来,你想想一平,会有多少事?”

……

此时,关于这个问题,楼上包厢里,新来的贾副市长,也在问赵书记,“冯总是真的还不确定能不能回来过年?”

“确实还不确定,”赵书记亲自给贾副市长倒酒,“公司国际化了就是这样,美国放假的时候,国内不放假,国内放假的时候,美国又不放假,两边跑,两边忙,总是闲不下来。”

“这冯总也确实不容易,”贾副市长掩住酒杯,“够了够了,下午不是还有事吗。”

赵书记也不勉强,随着县里的发展,尤其是五里坳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嘉盛的实力,这让政府的很多职能部门的工作风气,也发生了难得的转变。

没办法,如果创造了那么多产值的公司,是一个个独立的工厂或者公司,那那些坐在机关里的人,还可以轻松的拿捏一下,或者是几下。

但是,如果这些公司中的大多数,同属于一个实力非常强劲,还得到了各级领导支持的集团,那不但他们的那些小心思得收敛起来,很多时候,还不得不改掉那些拖拉推脱的习气,积极的配合起来。

这么几年下来,县里机关的工作风气,也比以前务实得多,劝酒这样的事,就不像其它的地方那么卖力。

当然,这也跟县里现在越来越得到上级的重视,腰杆子越来越粗,有很大的关系,对市里下来的领导,他们现在底气是越来越足。

从县长做到书记,赵书记在前不久终于得到了确切的答复,县改市所有的流程,已经全部走完,最迟在二季度,就可以付诸实施。

“盛正已经做好了汇报的准备。”

“哎,汇报什么,我还是第一次去五里坳,自然得好好走走看看。”贾副市长说。

“市长,赵书记,为什么我们今天下午不去冯一平家里?”说话的是贾副市长的秘书,毕业于北大,也有些来头。

“在我们这里,下午去人家里拜会,不太妥当,”赵书记说,“小地方的老习惯,呵呵,见笑了。”

贾副市长此行,主要的目的,是受市领导的委托,去给冯振昌和梅秋萍拜个早年。

这些年,这事也成了惯例。

而冯一平他们这里的风俗,下午拜年,那确实不太好。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老习惯,现在慢慢的没有以前那么讲究,大家都忙嘛,时间都紧张嘛。

像温红他们,过年回来只有那么几天的时间,初四五就得赶回去上班,有时候,免不了在下午到有些亲戚家拜年,大家也能理解。

但谁让他们这次去拜年的对象,是冯一平的爸妈这样的人物呢,那自然要遵从这里的习俗。

“怎么会见笑,这样的传统,是得遵循。”贾副市长笑着说。

秘书的脸红了,显然,他发现自己对这次拜年的任务,看重的不够。

“都吃好了吧,那么,我们现在就走?”

“好的。”大家闻言站了起来,这样的饭,其实除了贾副市长这样的主宾,其它人大多都吃不好。

领导们来到楼下,正好看到冯宏兵他们一行人动身,贾副市长背着手,饶有兴致的站在车前看着,“这么年轻,就一人一辆车。”

他看了看车牌,好几辆都是省城的,听他们的招呼,又听出来他们就是本地人,“看起来,这应该都是在嘉盛工作的?”

“应该是,”赵书记笑着说,“总是在这些天,发现交警根本不够用。”

“好事啊,”贾副市长笑道,“我看,用不了几年,我们就会觉得,这双向八车道也会有些不够用。”

“我们有这样的心里准备。”赵书记笑着说。

这话,顿时让贾副市长的秘书又有些侧目,你们真的这么乐观?

“不容易啊。”贾副市长看着这边一栋栋正在建的高楼说。

“我们是比较幸运。”赵书记看着这边崛起的新城说。

这应该是他说的最真诚的一句话。

“走,我们也去见识见识,去看看五里坳。”贾副市长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