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高考(第2/2页)

就是被第六题卡了一会,前面的第一部分的十道选择题,他做的很快。

第二部分是文言文阅读,这个也算他的强项,六道题,也没花他多少时间。

第三部分还是阅读,是科技文阅读,共有四道小题,冯一平觉得它主要考查的是归纳和分析文中的要点,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对他这样在商场上打滚了十多年,善于听话听音,从别人一大堆的废话里听出来这单生意不能成交的最大问题不是价格,而是他想要一个爱疯和爱派,这写在纸上的几百字的短文,怎么难得住他?

第四部分,居然还是阅读,看来今年的高考,侧重于能力的考查,知识性的内容倒减少了,可惜我背的那么多书哦。

第五大部分只有三小题,主要是考表达能力,冯一平的临场表达,可能不太出色,但是书面上的推敲,还真难不住他。

比如,第二道题是根据信息产业部的一次关于调价的新闻发布会,拟一条不超过22字的新闻,这对发习惯了微博,浏览网上的新闻只看标题的网络时代的人来说,这还算个事吗?

这题完了,就剩最后的一道作文,冯一平又哀叹了一次他辛苦背的那么多书,他发现,这次的高考语文,只要是综合能力好的学生,完全没看过高中三年的语文课本,也能考出不错的成绩来。

不过作文让他挺高兴的,因为居然只有一道题,而且文体不限(除诗歌),虽然作文是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有些烧脑的内容为范围。

冯一平看了看时间,刚到十点钟,决定好好想想,该写什么文体的好。

其实,对看了不少网文的他来说,选择有很多,比如可以选科幻,这样发挥的余地太大,想像一下,如果你掌握了这样的独门技术,然后开一家这样的专门医院,那你想想,是多么美妙的钱景。

还有,写成异能也可以,你机缘巧合之下,可以移植各色人等的记忆,那学习考试什么的,还算是事吗?

当然,也可以从担忧的角度,写一篇议论文,但是议论文这玩意,出彩不容易,也不太讨喜。

……

选择多了,反而让冯一平有些踌躇,不过,他也没踌躇一会,但凡是这样的考试,要想该怎么做,才能不引起争议的拿个高分,前辈们已经替他做好了榜样。

比如,封建时代科举的时候,士子们会研究主考官的习性,打听他的喜好,同时还会关注最高统治者,皇帝大大的意图,然后综合写出一篇文章出来。

不管什么时候,文章要让人认可,不挑出错来,政治正确始终是前提,不见商业最发达的美国,最天马行空的电影行业的奥斯卡颁奖,其实也讲究政治正确吗?

考试不是为了成名,是为了拿高分,容易有争议的科幻题材还是放一边吧,冯一平选择了他擅长的散文,从生命入题,从历史与现实及未来,写到人类情感与科技发展等,融思、史、诗于一体,结果一下写多了,接近一千两百字。

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他在草稿纸上,精炼了一番,之前写那本小说,花了他很长时间,但是好处也大大的,比如现在,他留下来的这一段段文字,文字优美又精光内敛,行文平淡安然又自具威势,他自己觉得,这应该是一篇不会引起争议的佳作了吧!

前面的监考老师看着他脸上的笑,有些诧异,这个苦孩子,不会有什么事吧?

当然没事,估计老师们都想不到一个考生在这样的时候,还会自恋!

等把作文工整的誊写完,足足还剩下四十分钟的时间,冯一平认认真真的从头到尾,细细的检查了三遍后,还有十多分钟,那就发会呆吧!

铃声一响,守在外面的家长们也骚动起来,不少家长趴在学校的铁艺栅栏上,向从考场出来的孩子伸着手,妈妈们围上去一阵嘘寒问暖,“累不累,渴不渴?”当然最好多半得加一句,“怎么样?”

看着冯一平笑着出来,冯玉萱揉了揉脖子,“小舅,我现在就回去,下午就不来了。”她知道,下午的政治,对弟弟更不是问题。

上了车,黄静萍关切问,“怎么样?”

“发挥的挺好!”冯一平笑着,在她脸上亲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