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推销(第2/2页)

“恩,不是吹嘘,那你跟我说说,目前哪些企业有用你们的系统?”

“比如目前在市里有十家分店,省里也已经有十家分店的有佳便利,用的就是这套系统。”

“就那几家小店?”方市长有些不屑,“我随便一个工厂,就比它所有的店加在一起还值钱。”

“阿姨,便利店单店虽然小,但是除了比工厂少一个生产环节,其它都差不多,再说,这么多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分店连接起来,系统要能正常运转,比一家集中在一起的工厂要求更高。”

这个理由方市长理解,就比如她以前在一中当校长的时候一样,本部学生的规模再大,她管理起来都得心应手,但当和其它学校合作以后,那些在其它地方的人数并不多的合办班级,牵扯她的精力也不少。

“那我考虑一下,看看哪个厂合适,不过你可不要抱太高期望,规模越大的企业,你们软件价格越高,硬件方面的投入也越大,顶多先给你找一家中小规模的让你试试。”

“那就挺好的,谢谢阿姨,你放心,到时我们公司一定把它办成一个样板工程。”

方市长把侄子的事放在了心上,当然,这事如果真能成功,哪怕只有一家,能取得侄子所说的效果,那也算得上政绩工程,而且是一项新形势的政绩。

她让秘书了解了一下,最后圈定了市工具厂。这是家生产各种手工具的老厂,在市属企业里,规模中等,虽然产品传统,但质量过硬,目前销路还行,效益也可以,不过同比来看,这几年来,各项数据都在走下坡路,也到了亟需改革的时候,刚好可以让侄子试试水。

她给曹副市长和轻工局的局长打电话通了气,又让秘书通知了工具厂的厂长书记,招呼到了位,剩下的工作,就只能靠侄子和他们公司的努力。

洪浩然和王志强得到这个消息,都喜出望外,他们清楚在国有企业占比最大的情况下的工作难度,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意向。

体制内的事情,王志强门清的很,他带着公司的一干人等,从曹副市长,轻工局长,到工具厂的各级领导,一路公关下来,最后,相关的人都很满意。

在十月中旬,智通就和工具厂达成了协议,为了让他们的系统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客户能满意,洪浩然亲自带领着团队进驻,也力求利用这次机会,做出一个样板工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