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第2/2页)

“鞑子!你休要……唔唔!”

衙役困住刺客的同时又捂住他的嘴,不教他冒犯太子。

太子腰背挺直,一只手背在腰后,忽地冷下脸,冷声道:“至于尔等,一群聚众闹事的乌合之众,多少人不过是为私利,还当自己是正义之师吗?”

“唔!唔!”刺客不甘心地向前挣,嘴里声音不断。

太子却已没有耐心再与他们分辨,冷淡地一挥手,对德州知府道:“带回去审问,得到结果后便送折子入京,禀报皇上。”

德州知府恭敬地应下,率领一众衙役躬身礼送太子的队列离开。

后面的路程,再没有人打扰,太子等人安然抵达京城,兄弟三人并皇长孙前往乾清宫面圣,容歆和东珠回到毓庆宫。

他们遇袭的事早已传入宫中,德州知府的折子更是提前他们,先一步呈到圣前,太子妃等人担心极了,见到容歆和东珠,便仔细打量她们。

而后,太子妃又问起刺客刺杀时的情况。

容歆正欲开口,便感觉袖子被人轻轻拽动,低头便见东珠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莫名地,容歆明白了东珠的意思,回答太子妃时,便没有说当时东珠使用手铳并且伤到手臂的事。

可惜容歆不说,皇长孙却没法儿与东珠心有灵犀,晚上一家人坐在一处用膳时,直接便漏了底。

太子妃当即便揪住东珠和皇长孙教训。

东珠看向兄长的眼神带着几分阴沉,皇长孙则是直呼“冤枉”,认为东珠自己不听话跟他没关系。

容歆转开视线,不去看他们吵吵闹闹,嘴角的笑容因为这温馨的场面始终落不下。

而随着他们回到京城,南巡发生的事便好似已经落幕,可太子面对康熙时看似恢复正常,却总带着些许公事公办的味道。

康熙在得知太子他们遇刺时,是极为担心挂念的,然而期盼的心情在见到太子这样的态度之后,顿时凉透。

之后的日子,父子二人每每见面,气氛便极其微妙,偏他们谁都没有主动缓和关系,就这么僵持下来。

大阿哥胤褆和三阿哥胤祉不愿受这别扭,常常能提早走便提早走,从不多待。

四阿哥倒是极为担忧太子,可他一出言劝说,太子便支使他做事,连太子想要各家的儿子进宫进学的事儿,都变成四阿哥向康熙提出。

时日久了,四阿哥也反过味儿来,他劝不了太子,只会让自己受累,便自觉放弃,也学着两个哥哥,能避便避。

太子遗憾非常,又将视线投向剩下的弟弟们,谁傻乎乎碰上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