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到嘴的肉不能吐出来(第2/2页)

“那个全福农机厂呢?”王根基脑洞大开,由海化设又联想到了全福机械公司。他打心眼里就觉得全福公司很土气,所以不自觉地便把它的名字说成了农机厂。

“全福公司是家私营企业。”顾施健低声地提醒说。

“老冷,你看呢?”冯啸辰问冷飞云。

冷飞云沉吟了一会,说:“全福公司这些年一直在给几家国营大厂做分包,还承接过池谷制作所分包的压力容器,技术进步非常快。除了全福公司,海东的会安、金南一带有几十家规模不小的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都能够承接化肥设备的制造,如果能够把这些企业组织起来,再由新阳二化机或者北化机牵头,提供总体设计,要拿下阿根廷这四套设备,倒也是可行的。”

“他们现在本身就有一个协会,阮福根还是协会的副理事长呢。”冯啸辰笑道。

海东的几十家私营制造业企业联合成立协会的事情,是冯啸辰一手促成的。最初的起因是冯啸辰去找阮福根化缘,让他投资参与极限制造基地的建设。阮福根担心自己只是一家私营企业,掺和到诸多国企合股建设的极限制造基地里去,只怕是出了钱却没有话语权,相当于把钱打了水漂。在这种情况下,冯啸辰建议阮福根拉一些其他的私营企业成立一个协会,共同投资,再以协会的名义参与极限制造基地的决策。

阮福根依计而行,果然拉着几十家关系不错的企业成立了一个福海化工制造业协会,自己担任了副理事长,理事长一职是由业内众人都熟悉的辰宇信息公司总经理包成明担任的,这其中的理由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让私营企业承担出口设备的制造,合适吗?”吴仕灿有些担心地问。

冯啸辰笑着说:“老吴,你这个观念也该改改了。池谷制作所不也是私营企业吗?咱们过去引进池谷制作所的技术,什么时候又担心过它的所有制性质呢?”

“呃……”吴仕灿无语了。仔细想想,似乎冯啸辰的话也有道理,阿根廷本身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怎么会在乎全福公司是私营还是国营呢?全福公司目前的技术水平,并不比一些国营大厂差,走出去也不至于给中国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