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抄家(第3/3页)

柳御史看出对方似乎知道什么,双手作揖道:“还请黄大人指教!”

黄大人捋了捋胡须,指了指金銮殿内的庄郡王,又指了指前方的兴和伯,“老弟,你可知道他们两家为何会倒霉?”

旁边还有别的官员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一些人好奇地也凑了过来听。

柳御史与老御史面面相看,皆是一脸茫然。

黄大人心里唏嘘,觉得这些个御史就是迂腐。

他神秘兮兮地抬起右手,用手指比了个“四”,“因为他们都得罪了‘她’。”

在大盛朝,唯一可以用这个手势来表示的人物也只有那一位了——

端木四姑娘。

另一个留着短须的官员感慨地说道:“可是因为前日的牡丹宴?”

一说到牡丹宴,好几个官员都来劲了,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了起来,说起付夫人与付盈萱,说起安平,说起兴和伯夫人以及庄郡王妃等人。

大部分人都是道听途说,这说出来的话也难免有些偏差,有人说兴和伯夫人直接让自家女儿对着端木四姑娘叫姐姐;有人说付盈萱当着安平和端木四姑娘的面对新帝投怀送抱;也有人说付盈萱给新帝下药,差点害了端木四姑娘等等。

听着听着,所有人都恍然大悟了。

一切的重点都指向了一个人,端木四姑娘,不,应该说是端木四姑娘身后的那个人——岑隐。

“‘那一位’还真是……”一个大臣意味不明地说道。

他原来还以为岑隐最近脾气变好了呢,看来是假像。

老虎不发威,别真把它当病猫了。

岑隐毕竟是岑隐!

就算岑隐主动放权给新帝,也不代表他就突然改了性子,变成菩萨了,罗刹就是罗刹!

“他为了给义妹做主,连封家都给端了,这是在下新帝的面子呢!”黄大人把声音压得更低了。

其他人也是深以为然。

有人又回头朝金銮宝座的方向望去,声音有些艰涩,有些唏嘘:“新帝不但没吱声,为了掩饰一二,还把封家也归到了杨氏余党,刚刚又连下了这样几道旨,这分明是为了向‘那一位’示好呢。”

谁也没想到新帝竟然会对岑隐卑躬屈膝到这个地步,为了讨好岑隐,新帝真是连里子面子都不要了。

这些大臣皆是神情复杂,去岁慕炎刚刚在岑隐的支持下得了摄政王之位时,各府之间就有过一个“说法”,彼时,大部分人都没太放心上,现在看来,怕是十有八九了。

“看来,新帝是真‘不能’纳妃了!”黄大人叹息地说道。

其他官员皆是沉默,面色更复杂了。这史书上,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后宫三千佳丽,唯独他们这位新帝以后怕是只有一个皇后。

这普通的男人尚且三妻四妾,堂堂大盛皇帝却连纳妃也“不能”。

太可怜了!

那些大臣默默地在心里给新帝掬了把同情泪,心里暗道:低头娶媳妇这句话真真没错,媳妇身份太高,受罪的还不是男人。

想起大盛朝几位驸马过得憋屈日子,那些人更唏嘘了。

无论如何,经过今天金銮殿上的这一闹,这些勋贵朝臣们再也不敢再提选秀的事,生怕重蹈庄郡王府与兴和伯府的覆辙。

至少岑隐还没倒之前,他们是不敢了。

问题是,岑隐还能猖獗多久呢?

新帝真的是心甘情愿地向岑隐低头吗?

未必吧!

不管怎么样,都先观望着吧,低调做人才不会给自家惹麻烦。

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尤其是那些在牡丹宴中被安平警告过的人家,更是默默地缩起了脖子。

整个朝堂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风声鹤唳,官员们办差也都更谨慎,更尽心了。

一连几天,东厂继续在京中各府查抄,由着杨家、付家、封家、武安侯府与怀远将军府,拔出萝卜带出泥,又把好几个府邸也或多或少地牵扯到了杨家谋逆案中。

满朝文武都谨言慎行,不敢多说半句。

倒是端木宪的心情颇为愉悦,觉得借此正一正朝堂中的风气也好。

端木宪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在衙门忙了几天偶尔回来时,精神瞧着很不错,他还不忘和端木绯闲聊地说上两句:“这杨家的底蕴还真厚!”

一说到银子,端木宪的眼睛就是熠熠生辉。

自北境的战事结束火,大盛朝这半年来国库渐渐地丰盈了起来,可饶是如此,还是入不敷出,大盛朝万里江山,要花银子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这一下总算又开了源了。

端木宪乐了,接着道:“杨家在老家的祖坟,简直就是一座金矿,每具棺材的底下都藏了上百斤的黄金。”

“皇……阿炎说了,这些黄金等清点完,就全部归入国库。”

“有了这笔银子,晋州平乱、中州水患,还有川州重修堤坝的银子……就都有着落了!”

端木宪越说越欢喜。慕炎这个小子,虽然不牢靠,但是胜在够大方,但凡有银子都进了国库,而不是内库。

听到祖父说起慕炎,端木绯的心情也很愉悦,笑容十分甜美,软软地,糯糯地。

端木宪本来心情还挺好的,突然就觉得有些心塞。

这都三月二十一日了,距离慕炎与端木绯大婚不到一个月了。

他的宝贝孙女马上要嫁到别人家去了,而且还是皇宫。

说句实话,端木宪对于后宫可没什么好印象,他的女儿端木太妃,废帝在位这十九年,自己这个父亲见过女儿的次数屈指可数。

哎!

端木宪在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只能往好的想:这次的事一出,看来几年内都不敢再有人提选秀、纳妃的事了。

这几年的时间对于小孙女来说太宝贵了,足够她诞下皇长子,也足够皇长子安然长大,甚至也足够让新帝立皇长子为太子,也好彻底绝了某些人家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