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谋略(第2/3页)

什么是草原上的规矩,王文白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朱明忠同样也没有问,他只是略点下头,用极为寻常的语气说道。

“把你的建议先编写成册吧,待到军令部讨论之后,自然会做出决定的!”

什么是草原上的规矩,朱明忠很清楚,至少满清用他们的行动告诉他,什么是草原上的规矩,这个规矩再简单不过“帝怒上,将帅怒于下,合围掩群,顿田网而大猕之,穷奇混沌兀饕餮之群,天无所诉,地无所容,自作自受,必使无遗育逸种于故地而后已。”

什么所谓的“明修长城,清修庙”,不过只是牵强附会而已,不过只是某些当不够奴才的玩意用这句话去彰显满清的“不战而平蒙古的功绩”,所谓的不战,不过只是扯淡。蒙古人信喇嘛早在蒙元就信了,蒙古人之所以从清初的数百万人减少到百万人,宗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至于满清之所以能够让的蒙古人臣服,最根本的原因是“准部”——通过对准噶尔的灭绝,去告诉其它的各部不臣服的下场,所谓的臣服是用数百万人的脑袋换来的——准噶尔侵入蒙古时,土谢图汗等人败退时,就已经将大多数蒙古人并入其帐下,土谢图汗等人不过只带了数万帐军民撤到内蒙。

对于准噶尔部中有许多被征服的蒙古人,乾隆早就知道,甚至在进攻准噶尔还特意下旨指示“大兵此次进剿,蒙古人必然会大批投诚,如有到巴里坤投降者,可以把他们的头目先行送至京师,其它部众可向内地迁行色匆匆,等过了巴里坤之后,对于那些男人,都尽行剿戮,所余妻子,酌量分赏给官兵为奴,不得稍存姑息”,甚至就连所谓的“修庙”,也不过只是笑话,在其旨意中同样命令“将彼处喇嘛等剿办”。

正像其意料的那样,上百万被准噶尔部奴使的蒙古人把清军当成把自己解救出来的恩人,见到清军到来时是“妇孺欢呼,如出水火”。可心思缜密的乾隆怎么可能放过他们,任由蒙古做大。

对于草原上的规矩,满清历代皇帝都再清楚不过,他们知道,稍有松懈草原部族就会坐大,对于他们,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不留一庐一帐”,就是“不留一人”。

强者生、弱者死,弱者追随强者,这才是草原上的规矩。至于庙……只有让对方臣服之后,他们才会进入庙中向宗教寻思一丝安慰,若不然,如土谢图汗等王公贵族,为何心甘情愿把王权交予所谓的活佛,蒙古人信教?信的可以杀掉所谓活佛,可以杀死喇嘛。即便是在和硕特汗国,也是汗王高于达赖、高于达赖。

当然,对于这一切,朱明忠并没有说,他知道,草原上的规矩对汉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想让汉人,准确的来说,是那些大臣们同意用用草原上的规矩处理草原事务,是何等的困难。

如此与禽兽何异?

他们或许会如此反问,但他们却不曾知道,非如此不能平天下。

也因如此,朱明忠并没有让王文白说这一切,而只是让他写一份报告,然后由军令部自行讨论,这一切只会存在于军令部之中,外界亦不会知晓,至于其它……正如乾隆所说的一样“他们外表归顺,内内未可全信,可将他们先迁至巴里坤,再迁往肃州,然后进行诛戮……”,如此方能保证不会有逃窜之人泄漏其事。既然不会有人泄漏,那就自然也不需要考虑到其它人的口舌了。

“大王……”

见大王不让自己说下去,只是让写一份报告,只以为想法要落空的王文白连忙急声正欲道出他的建议时,只见朱明忠伸手一挥,盯着他说道。

“草原上的规矩如何,本王不知,但是本王却知道,于虏寇,总以严行剿杀为要,如此才不至于遗患后世,至于草地平定……”

沉吟片刻,朱明忠才略为感叹的说道。

“非朝夕之功,可徐徐图之!”

在说出这番话后,朱明忠看着王文白,他自然想到现在的军正丞,想到他的名义上的岳父,他已经不再适合当军正丞了!从石磊的私自调查他之后,他就已经不再适合那个职务,只是,过去,朱明忠并没有更好的人选,但是现在,王文白的出现,倒是让他对这个在草地上游历两年军正充满了好感。

“王军正……”

沉吟片刻,朱明忠还是道出了他的打算。

“本王身边目下还差一个军正,怎么样,有没有兴趣留在本王身边?”

因为军正丞的位子非常重要,所以朱明忠并不会立即把这个位置交给王文白,他还需要经过一些考验。至于石磊,现在他于自己身边还有用处,毕竟那件事总需要石磊去操办,相比于其它人,石磊无疑更让人放心一些。

“大王……”

大王的邀请,让王文白惊讶的同时,他却想要拒绝,毕竟,相比于大王身边,他更希望到其它的地方,就在王文白想要拒绝的时候,一个侍从官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然后交给大王一封密信。

展开信之后,朱明忠先是沉默片刻,然后面无表情的说道。

“就这么决定了……”

在王文白里开之后,朱明忠让人喊来了石磊,然后把刚刚收到的密信递给了他。

“这……”

看完信的内容之后,石磊神情严肃地说道。

“大王,现在这棋他这么一走,若是臣所料不差的话,这北直隶的民心基本上能让他收个差不多了。”

石磊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想到会有这方面的变故。

“他身边也是有人才的!”

朱明忠无奈地苦笑道,

“他的这招棋一走可以说一下子就解决了他的两个麻烦,一边是民心,而另一边则是银子,现在他不但收了民心,而且还得了银子。”

眉头紧皱,朱明忠随后又摇摇头。

“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陷于其中的是他。而不是我……”

大王的话让石磊不由一愣,他立即想到在清河时曾听朱之瑜说过的一件事,于是便试探道。

“大王,难道京城真的是个麻烦?”

面对石磊的问题,朱明忠只是故作神秘的微微一笑,然后反问道。

“你觉得哪?”

这,一下真的把石磊给问住了,尽管在清河的时候,他隐约的曾经听朱之瑜提到过,但是他并不知道原因。

“其实现在京城无论落到谁手里,都是一个大麻烦。”

笑看着远处,朱明忠并没有继续解释到底为什么是个麻烦。而只是说道。

“就眼下来说,无论是谁得到京城都是弊大于利,尤其是我们更是如此,其实夺取京城无非就是个名,但是这个名不好得啊。指不定一不小心就为了一点虚名,把自家的本钱都赔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