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培养班底、可用之人(第2/2页)

尤其是整个大商,跟他们思维相同,比如改革之类的,就只有他们三人加上陛下。

这种孤独感,无法言语。

即使他们三人都绝对是人杰,也会感到力不从心。

如果有人加入了,当然高兴。

没错,他们三人,正是郑和、王阳明、戏志才。

当初,帝子受运用秘法,一共从三个小世界中,选了十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投胎转世到洪荒。

宇文城都是最先通过闻仲,而回到帝子受身边的,如今在军中任职。

随后是郑和,是在他管理大商祖地时来到他身边。

王阳明和戏志才,是东夷之战后、相继来到他身边。

四人都各有机缘,不仅是因为那秘法的神奇,更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难得的人杰。

宇文城都就不用说了,拜师闻仲。

其他三人也是各有不小的机缘,回到帝子受身边后,便一直在负责各方面的事。

郑和如今是储君宫的内务大总管,还在帮帝子受组建情报系统,做着很多秘密的事。

王阳明、戏志才二人,则是一边了解着整个洪荒,一边修炼,一边秘密为帝子受培养着人才、可用之人。

建立自己的班底,是帝子受一直都在做的事情。

但这个班底,却不能都是洪荒的人。

很简单,思维、认知不一样。

比如他要改革,当然要有着足够多、相同认知的臣子,靠洪荒大商现在的臣子,只能说不可能。

有可能、也得是慢慢潜移默化,那花费的时间,将是难以想象,还随时可能崩盘。

所以,他收集家世清白的孩童,让王阳明、戏志才将那些认知、知识能力教授给他们。

这种事,必须要绝对隐秘,帝子受现在敢说吗?

他当然不敢、更不会,因为一旦说出来,便几乎是与整个大商为敌。

所以他只能默默的去做,甚至不能让出身洪荒、忠于他的臣子知道。

不是不信任他们,而是现在无用。

忠心与帝子受、出身洪荒的臣子当然有,但他们不会参与到培养人才之事上来。

因为他们认知不一样,不知道如何去改革,告诉了他们反而可能泄露,何必呢?

所以办这件事的,只有王阳明、戏志才,郑和算半个。

也因此,他们三人,都对可能到来的新同伴感到高兴期待。

毕竟人太少了、也太孤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