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决战全天下的倾向(第2/2页)

大王这时说出来,应该也只是提前提醒我们,让我们有心理准备。

同时凝聚人心,让我们更加支持与他。”

范雎也没有过多说这事,此时这事的确不急。

两人对视一眼,知道最大的问题来了。

“太学之中设立百家学派,大王这是要靠拢诸子百家。”还是张仪先开口,声音越来越凝重道:“可又要明确不接受脚踏两只船。

这是在逼迫诸子百家彻底站队啊!”

范雎点头,诸子百家几乎都是根深枝茂。

但除了法家、兵家等少数几家外。

都是形成完整的体系,即使各国都有他们的人,但主体都是明确的。

派些人前来大秦太学传播学问,诸子百家都绝不会不同意。

派一分支都没问题。

可大王不接受脚踏两只船这种话都说出口了。

显然,大王是下定决心,让那些诸子百家,彻底站队。

不来、那就是敌人。

虽然没明确说一家之中,两派人意见不一,一派前来投靠秦国,一派投靠他国这种情况该如何?

但他们能感觉到,绝不会是什么喜闻乐见的办法。

这并不附和一国的做事方法,因为这会招来太多不必要的敌人。

他们也清楚这只是帝子受给他们的预先提醒,所以很多说法,都比较大概模糊。

但他们都能感觉到,大王是认真的。

他真会那样做。

该怎么办?

到时,大秦绝对会引来很多不必要的敌人。

因为像墨家、儒家这等学派,还有很多学派,是不可能主体投靠大秦的。

待的好好的,凭什么、为什么投靠?

你能一统天下?

既然不投靠,按照大王的意思,那就是敌人了。

不臣服,就是敌人。

只要想一想,他们就觉得有些头疼。

这简直就是要决战秦国之外、全天下的意思。

但去阻止大王?

这还没有开始实行,现在去劝阻,定会为了一还没发生的事,恶了大王。

而且也许其有更深层次的意思呢?

就算现在劝阻成功了,谁知道到时候会怎么样。

学宫第一批学子结束学业,再建立太学,那时再实行此法。

这其中最少也要等二十多年再说。

毕竟哪怕只是打基础,学子学习知识并不太难,可修炼呢?

这可是需要大把时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