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裂痕(第2/2页)

哪知,传回来的是曹操已先一步诛杀董承、种辑、吴子兰等人的消息。不仅如此,“衣带诏案”牵连甚广,不少与董承有过联系的文臣、卫军统领纷纷下狱,等候发作。

第二日早朝时,刘协摒退群臣,只留下曹操一人。

曹操恭敬地立在下方,对刘协留下他的意图多少能猜到一些。

忽然,刘协步下台阶,取下头上的旒冠,对曹操说道:

“若君真心奉我,当予我敬重;若君不愿辅佐,我自离去。”

这番话说的云淡风轻,连“朕”的称谓都未使用。

可曹操,却是浑身一激,立即弯下腰:

“不敢。”

一瞬间,疾出的冷汗浸满了他的后背,额角亦细密地挂着,流入眼中格外涩疼。

刘协道:“不敢耶?朕欲问一问司空:董承已伏诛,其余人皆是被董承欺谖,方才铸下大错。司空一同论罪,是何缘故?若司空欲追究到底,不若先追究朕。若非打着朕的名头,董承如何能举众力,做出此等悖逆之事?”

曹操后背的冷汗冒得越发紧密,他膝地俯身,朝刘协行了一个大礼:

“圣上息怒。操思虑不周,恳请圣上恕罪。”

遂俯身倒行而出,及至离开朝殿,被冷风一吹,曹操方才醒神,抹去脸上被吹得冰凉的汗水,仿若新生。

不久,他释放了那些“疑似跟随董承谋逆”的臣子。

那些人回到朝堂,官复原职,却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因为各种原因淡出朝野。他们或被政敌攻讦,被罗列罪证,再次锒铛下狱;或因工作上的差池,被迁了职,移出权利中心。

因为证据确凿,刘协并没有为这些人免罪,可他内心的沉重日渐积累,在他与曹操之间划开一道与日俱增的裂痕。

曹操无暇修补他与刘协的关系。他忙着出征讨伐刘备,以急兵破之。刘备再次败逃,奔往袁绍的所在。

很快,得到消息的袁绍率军前来,以“衣带诏”为名,出兵攻打曹操。

这让曹操连着几日疯狂掉发,亦让许都陷入一片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