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2/3页)

田宁猛然想起这件事,对上师姐幸灾乐祸的笑容,不由苦笑:“师姐,不要幸灾乐祸嘛,冤冤相报何时了啊。”

师姐大笑:“谁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们是大三的,等你军训结束可以参加我们社团,我在辩论社等你来哦。”

“师姐业务太熟练了。”

“那可不。”

师姐干脆把田宁拉到迎新点,外语系的学生寥寥可数,迎新的师兄师姐们很乐意给小师妹科普过来人的经验。

“咱们外语系的未来要依靠你们啊,我们头上是没有人了,看到你们这些新鲜血液进来,师兄我真的是好欣慰啊!”

“我们当初上大一的时候在学校里都像是异类……”

师兄师姐们的经历很不一般,田宁听得入迷又感慨万千,这届大三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学生,在当时的情况下选择外语系,估计心里头都在打鼓。

“对了,小师妹,我看过你的成绩单,记得你是英文满分对吧?你怎么做到的?”

田宁早就想好了说辞,含糊道:“以前有位老师教过我,有些题我也是瞎蒙的。”

师姐很快想到下放的那些知识分子,彼此对视一眼理解的没有多问。

师兄不吝啬夸奖:“那也很厉害,我上学期末考试还不及格,蒙都蒙不到——”

这时身后传来一道声音,含笑问:“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田宁回头看去,是个穿白衬衫的年轻人,剑眉星目,笑起来很有奶油小生的味道,看向师兄师姐的目光非常熟稔。

师兄也很不客气的说:“好你个谭恺,让我们在这晒着太阳迎新,你去干嘛了?两天都没见人影!”

谭凯提起来手中的一打汽水晃了晃:“呐,喝不喝?”

师兄师姐也不客气,一拥而上拿了自己,谭恺拿了一瓶笑着递过来:“新同学吧?别客气。”

田宁摇头:“谢谢师兄,我不爱喝这个。”

她对汽水有阴影。

谭恺眯了眯眼睛,握着那瓶汽水在桌沿按下去,瓶盖掉了,不由分说的往前一送:“不用客气,以后就是校友了。”

田宁再不接下就不合适了,微微一笑道了谢,握在手中并没有立刻喝。

“魏琪,你们刚才说什么呢?”

“给小师妹讲讲外语系的光辉历史。”

“啧,加上他们咱们到现在才三届学生,哪有历史?”

“所以我们在创造历史,小师妹,我跟你说,这位谭师兄是咱们外语系的名人儿,老师们的心肝和希望,以后有不会的问题可以请教他。”

田宁客气的点点头,听这位魏琪师兄将她的满分成绩又唠叨一遍,含蓄一笑。

谭恺有些惊讶,瞥见她笑起来的梨涡,笑容渐浓。

“看来小师妹是咱们外语系冉冉升起的新星啊……”

田宁愈发尴尬:“师兄师姐们不要欺负我初来乍到,你们再说下去我以后就没脸见人了。”

“欸,不要怕嘛,早晚的事。”

“好啦,好啦,咱们还是说谭恺吧。”

“我们听师姐的。”

过了一会儿,有新同学报道,田宁恰好告辞离开,回到宿舍的时候,八个人的床位才占满一半。

田宁对面住了昨天来的下铺薛琳,今天新来的两个彼此做了自我介绍,对面上铺姜淑玉和隔壁下铺的鲁鑫,田宁的上铺还是空着的。

“咱们宿舍不会住不满吧?”

“有可能,听说咱们班人很少。”

田宁也打听到了这个消息,英语系只有两个班,每班不到二十人,而且男生比女生多,他们按照班级分宿舍,如果这个女生宿舍住不满,那证明班里女生还不到八人。

“晚上不是要开班级会议,到时候就知道多少人了。”

大家都很看得开,借着有限的时间吃喝玩乐,田宁刚准备躺到床上时,宿舍门被敲响,开门一看,是新同学报到,来送新同学的还是熟人。

刚才见过的魏琪师兄和谭师兄。

魏琪挺惊讶的问:“咦,田同学你住在这里啊?”

“是啊,魏师兄辛苦了,要喝茶么?”

“不用,不用,我们这就走。”

两人放下行李果真走了,新来的同学是个高个子,一家三口都是东北口音,他们选中了田宁斜对面的下铺,四人安静的看他们一家收拾。

田宁默默听他们的大碴子味儿口音心情超好,偶尔主动帮个小忙,说了水房厕所位置,又讲了一些新生注意事项。

新同学妈妈亲切极了:“你们这些姑娘真好,我们家姑娘叫吴梅,以后你们好好处,等着,我带了我们那儿的好吃的,你们尝尝。”

她直接掏出来一兜红肠,挨个分发,四人推拒不得,只得收下。

薛琳诧异的悄悄观察田宁,不由皱了皱眉。

吴梅一家收拾好去了招待所,吴梅父母得有个落脚的地方,他们一走,宿舍里重新安静下来。

姜淑玉忍不住问趴在上铺问:“田宁,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跟迎新的师兄那么熟啊?”

田宁有些莫名,还是实话实说:“是我刚才从外面的时候在迎新点碰着的,就说了一会儿话,听师兄师姐讲过去的故事。”

“那他们有说什么有用的东西吗,说给我们听听呗?”

“好像也没啥,不过咱们就该军训了,这件事很重要。”

“啊?”

其余三人都紧张起来,开始检查军训需要用到的东西。

下午宿舍又来了一位新同学刘阳,班级六名新生悉数到齐,新来的女孩儿睡在田宁上铺,空着的两张上铺刚好用来放她们的杂物。

班会自我介绍后,田宁才知道他们班总共才十七个人,其中男生有十一个,外语系各个专业在现在都算得上冷门专业,选择学这个专业的女生更是少之又少,不过有个特点,学外语专业的基本来自城市家庭。

农村孩子对外语的基础基本为零,不了解外语也根本张不开口,就算能考上大学也很少选这个专业。

也大概因为如此,田宁班级里的同学衣着打扮都很入时,田宁开学前做的衣裙不新不旧,在同学中看起来不是很起眼。

“同学们,不管你们来自何方,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成为一个班集体,希望你们可以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度过这美好的四年!”

大学生活从军训开始,田宁开始抱着浑水摸鱼的心态,因为她身体素质真的很一般,但等到实战才知道,她忽略了这个年代军训的强度,在军营军训的一个月简直可以用魔鬼炼狱来形容。

“我觉得我随时随地都可以睡着,我夏天的时候不想挨晒,现在都补回来了,你要是现在过来,肯定认不出来我是谁……”

在军训一个月后,田宁给贺东升写的这封信里充满了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