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2/2页)

龙颜震怒,整个朝堂霎时间安静下来,谁都不敢大声喘气。

皇帝痛痛快快发了一顿火,便用残存的理智道:“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追究北安王的事情,他不是推荐了陈贺吗?

“快,拟旨,让陈贺领兵支援闵州。”

皇帝身边的小太监连忙行了一礼,道:“是。”

解决完了闵州的事情,皇帝又抬头道:“可是如今,可不只有闵州一处出现了叛军……朕不提远的,就连锦州境内,也陆陆续续有人作乱,按都按不下去!

“朕的心啊,一刻都难安,就怕之前的孟蒲之乱再次重演!”

众臣闻言,齐齐拜下道:“请圣上保重龙体。”

“保重保重,呵!”皇帝瘫坐回龙椅上,喃喃道:“不行,锦州的事情一日不解决,朕便一日难眠。”

说着,他努力撑起身子,对着众臣问道:“众位卿家可有何办法,解了锦州之围啊?”

这件事多少涉及到了戚一的职责。

于是他抓紧机会,提议道:“圣上容禀!

“其实大部分叛军都是活不下去了的百姓农人,他们作乱,不过为求生存耳。

“只要皇上下令,令全国开仓,赈济受灾的百姓,令他们得到足够的粮食。再严惩吞并土地的地主,责其归还土地于百姓。

“百姓有地可种,有粮可维生,自然不会再选择作乱这条死路!”

他提的这个办法,其实是选择与百姓妥协的一条路。

且不说这条政策实施起来的难处,光就这个办法本身,确实是一条出路。

如果皇帝在此时有魄力力排众议,推行此项政策,那盛朝估计还能还苟延残喘个几年。

但是之前的孟蒲之乱,已经给他留下太大的阴影,皇帝根本不想“放低身段”,去讨好这些“面目丑恶”的子民。

所以戚一这个法子一提出来,那些家中侵占了大量田地的官吏还未说话,皇帝就已经一摆手拒绝了:“荒谬!他们敢作乱,朕反而给他们粮食?

“这不是帮着他们违法犯上吗?”

戚一身子一颤,连忙站了回去,不敢再出头。

朝堂上安静了片刻,又有一人越众而出:“皇上,微臣有一计。”

戚一小心翼翼地朝说话人看去,发现开口的是一个自己并不熟悉,往常在朝堂上也甚少站队的兵部官员。

他道:“姚安王祝炎世代镇守于西南姚安,武力高强,忠心可鉴。

“如今西南并无祸事,反中原战乱四起。皇上何不将其请到京师,主持大局?

“一来,姚安王可帮忙平定锦州叛军,二来,有了姚安王坐镇中央指挥,想来各地的叛乱很快便会结束。”

“姚安王……”皇帝喃喃念着这个名字。

姚安侯姓祝,是盛朝如今仅存的几位异姓王之一。

此前,祝家一直驻扎在盛朝西南面,抗击西南夷族。

皇帝不置可否,又问道:“其他人呢?可还有其他提议?”

朝堂之上,一片静默。

皇帝眉头紧拧,在龙椅前跺了好久的步,见确实再无良方,便点头道:“好!拟旨,宣姚安王祝炎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