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3页)

近来因为他这支队伍任务简单,根本不存在什么伤员,胡三七已经闲得发慌。

格尔准备将人送过去,一为审讯,看看能不能问出点什么来,二来,也算是为胡三七解解闷。

所以,当韩家两兄弟被带到他们暂时驻扎的地点,以为自己今天要被当成是两脚羊吃掉时,却惊诧地看到一个盛朝青年迤迤然地穿梭于一群戎族壮汉中,趾高气昂地教训着人。

“这指甲草,要连根一起拔上来,我昨晚才教过,你都忘了吗?!”胡三七瞪了面前的戎兵一眼,“你这采回来的一点用都没有!”

监视平晋山的工作并不繁重,难得深入草原一趟,胡三七便指使了几个轮休的人出去,帮忙寻找几种草原上特有的药材。

被训的戎兵大气都不敢喘:“胡,胡大夫……我,我给忘了……”

胡三七不客气地用戒尺拍了一下他的手掌:“你得长长教训,下次可不能弄错了。”

戎兵连忙唯唯诺诺地点头,随后逃跑一般溜走了。

格尔本来是抓了人,准备来邀功的。

但他一看胡三七这幅生气的模样,顿时有点不敢上去触霉头了。

但胡三七抢先一步看到了他们,放下手里的事情走了过来。

韩甲和韩乙心中十分诧异。

他们根本理不清楚如今的状况。

在戎族堆里面,居然出现了一个盛朝大夫。

但两人很快意识到,这个大夫,应该就是老人们口中“投敌的奸细”!为了荣华富贵,某些盛朝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根,沦为戎族的奴隶,为戎族效命。

想到这里,两兄弟对视了一眼。

很快,他们面上的表情从疑惑转为愤怒,恨恨地瞪向胡三七。

韩甲在心中坚定地默念道:“无论待会这个下作的小人使出什么招式,我都不会动摇自己的信念,跟他一样,成为戎族的走狗!”

他正这样想着,胡三七已经走近了。

韩甲肃着脸,就等着他吐出诱惑的蒙骗之语,自己好将嘴里的唾沫狠狠啐在他脸上。

胡三七在离他们五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突然捏了捏鼻子,对着格尔怒喝道:“你们带回来两个什么东西?这么脏!”

他受不住似的直发抖,又说道:“你们知不知道这两人身上有多少致病菌?

“处理不好要浪费多少药材?”

格尔也愣住了。

他突然想起最新发布的军中卫生守则,弱弱地朝着胡三七询问道:“大……大夫,那,那这个怎么办?”

胡三七已经控制不住自己了。

他原地一跳脚,指着韩甲和韩乙道:“这还需要我教你吗?你这阵子的卫生课都白上了对吧?

“把他们弄下去,洗刷干净再带回来!”

格尔吓得脖子一缩,回过神来过连连点头,道:“好的,好的,我马上去办。”

于是,自认做好了“抵御诱惑”准备的韩甲两兄弟,突然一脸发蒙地又被带走了。

他们看着神气得不行的胡三七,和屁都不敢放一个的格尔,陡然间意识到自己可能……误会了些什么。

——

梨州,螺村外。

长孙凌骑着高头白马,等在前往螺村必经的小路上,激动地朝着道路尽头张望着。

他的副官看了他一眼,有些无奈道:“大,大人,刘匠他们前天才到海宁,少说也要两个时辰后才能到吧。

“咱们这么早过来……有必要吗?”

“你懂什么?”长孙凌不满地瞥了他一眼。

他整了整自己的衣领,回道:“不提前过来,怎么显示得出咱们的诚心呢?”

副官悻悻笑了两声,点点头不再说话了。

果然,一行人在这里整整等了三个时辰,小路尽头才出现一队车马。

长孙凌当即策马赶了过去,扑到车厢边便喊道:“刘匠,俞夫子!一路辛苦了!”

俞亮撩开车帘,连忙拱手见礼道:“长孙将军!”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长孙凌笑得见牙不见眼,“走走走,我来为你们带路。”

说着,他又跑到前面去了。

俞亮回头与刘格对视了一眼。

刘格有些诧异:“这……长孙将军,怎么这般欢喜?”

他们这群人实在曹觅被迫离开康城之后,才启程过来梨州的。

知道王府可能受难,众人心中都有些沉重,这一路的旅途也相当滞闷。

俞亮扯了扯嘴角,猜测道:“长孙将军应该是等我们等了许久了……此时见到我们,才欢喜的吧。”

刘格点了点头:“嗯……咱们之前在路上耽搁了,比原定时间完了整整一个时辰,确实……确实让他好等了。”

两人相视一眼,彼此都不怎么能接受这个牵强的理由。

但是因为暂时没能帮长孙凌找到别的借口,他们便默契地不再提起这个话题。

很快,他们被接到庄子内。

一下车,刘格便放松地呼出一口气。

北寺在庄内等着,此时将他们接下车后,便请道:“刘匠,俞夫子,刘夫子……还请随我来。

“庄内为几位办了接风宴,就在前方的院子里。”

俞亮跟在他后面,道:“没想到北寺管事和长孙将军来此方才半年,就已经将庄子打理得这般妥帖。”

他顿了顿:“比起容广,也不差什么了。”

此时,他们走在庄子内的水泥路上,能看到远处的海边的晒盐场,近处成片的田地。天地中的庄稼已经到了将要成熟的时候,累累的果实压得枝条都弯了下来。周围有来来往往的农人穿梭于其间,人们的精神状态与容广山庄那些流民相比,也差不了什么。

北寺心中自然骄傲,但口中还是谦虚:“俞夫子的夸赞太过了。

“庄子还小,论起规模,与容广还是没法比。”

两个庄子都是他打理的,北寺自然了解其中的差距。

刘格在旁边道:“我记得之前王妃派人来梨州,就是为了梨州一年三熟的地理特性。梨州这个庄子规模确实不及容广,但光看每年的粮食产量……应当并不比容广低吧?”

北寺自小就是北方人,本也对着这“一年三熟”半信半疑。

但是眼看着夏季播种的作物,在初秋已经显露出成熟的特征,他这才完全相信了。

此时听到刘格的询问,他便道:“是,明年如果人手多了,还会再继续开垦田地,这样一来,产量甚至能超过山庄。”

刘格和俞亮了然地点点头。

俞亮想了想,突然有些奇怪地问道:“今秋收了稻子,入冬前不就可以种小麦了吗?

“为何采买人手不趁着入冬前去?这样的话,今年就可以多开垦几亩地了。”

北寺闻言,尴尬笑了两声,将目光转向旁边的长孙凌。

长孙凌见终于有自己插嘴的事情,连忙表态道:“到城中采买奴隶的事情一直是有的。不过关于扩张人口,还是得几位帮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