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2页)

于心然知道徐雁秋已经找到了人证、物证,一直耐心等着结果。直到元旦前一日,一喜从太监那儿打听了消息匆匆回来。

“娘娘,听闻那几桩命案的证人们突然翻了口供,证物经都察院查证也都成了伪造之物。”

“贪污受贿的罪名呢?”

“都察院派人查了王家的家产与账目,并未发现任何可疑钱财。”

一定是王家人下足了功夫掩盖证据!

又往下听,前几日徐雁秋弹劾之时,其他官员皆沉默不语。这是今日事情反转之后,朝堂之上至少一半的官员为其鸣冤不平,徐雁秋更是在朝堂上遭群起而攻。

太可怕了,官场是个吃人的地方,如此一来徐雁秋不但没有损害王家分毫,反而从此仕途坎坷。真正应了皇帝那句“蚍蜉撼大树”

同时于心然也无比庆幸没明着与他站在一边,对了她一定要嘱咐妹妹不要再与其有任何的来往,否则惹恼了王氏就糟了。

想要写信给妹妹,转念一想又吩咐一喜差人去传妹妹进宫,当面叮嘱更稳妥。

只是未等一喜跨出芙蓉轩,于欣然已经自行进宫来,她上次见过皇帝之后得了令牌,从此可随意进出宫廷。姐妹二人关起门。

“姐姐,父亲拟了折子要参徐御史。”于欣然一脸愁容,她轻易不进宫。

“他惹怒王家,王家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你别管他了。先听我说、”

“姐姐,你听我说完!父亲与其他几位官员在家中商议了半日,他们找到了证人说徐雁秋他口不择言,诽谤、藐视君上。”

于心然顿时困惑了,王家不应该说他诬陷吗?怎么又牵扯了别的。

“你还记得会试泄题一事吗?有人说听见徐雁秋在同儒生们的聚会之中,口口声声称皇上惩罚过轻,有意包庇王家,还有其他的胡乱话。”于欣然快哭出来了,“父亲、父亲正在拟折子说这次一定要让徐雁秋身败名裂,我是偷听了之后才跑出来的。”

原是这样,这正是王家的厉害之处,对于徐雁秋的弹劾,迅速自证之后并未正面进攻,怕落个坏名声,反而命他父亲这个妹婿找了徐雁秋的把柄。

如此一来,世人只会道王家宽容大度,徐雁秋心胸狭隘。

“姐姐有什么法子帮帮他?能不能在皇上面前为徐雁秋说说好话?”

“我能有什么法子?我只求莫受牵连。”

“为何会牵连道姐姐身上?”于欣然不解道。

“......”于心然顿时语塞,“总之,这个人从此与我们姐妹无关。”

“这怎么行?姐姐你忘了你在冷宫的时候,是徐雁秋冒着风险帮你我传递书信的?”

于心然没忘,她的确欠徐雁秋一个人情。可每次但凡她在皇帝面前提起徐雁秋,自己总落不着什么好,这叫她如何帮他。

“折子已经送进宫了?”

“我离家时并未送出,可我听父亲说今夜进宫赴宴时会一并带上。”于欣然见姐姐并未完全放弃徐雁秋,心里一阵欣喜,“姐姐预备怎么办,现下就去求皇上吗?”

于心然摇头否定妹妹的法子,自己千万不能主动在皇帝面前提起徐雁秋。

明日便是元旦,今夜宫里摆宴,皇上要出宫祭祀,诸事繁忙并没有工夫批阅奏折...... 若能趁此机会偷偷将折子毁了,兴许能救一下徐雁秋,即使不能,也算是帮他争取几日。

“你立即将父亲要弹劾徐雁秋之事告知他,问清楚事情缘由,想想如何应对。皇上这儿我会见机行事。”

时候不早,她让一喜先送妹妹出宫,又唤了宫人进屋为她梳洗,

出席宫宴自然要盛装打扮。换上了绣房为她耗时三月制成的百蝶百花纹新裙,以淡粉色绸面作底,小小的刺绣花样显得整条裙子雅而不俗,上身贴合,没有一丝多余的布料,勾勒出曼妙腰线。

裙子已然夺目,宫人则为了挽了个简单发髻,上了淡妆,整体而论如下了凡尘灵气十足的仙女。

近年来无战事,百姓安居乐业,民风也愈加开放,绣房为后宫制的这一批衣裳稍作改动,比如领口和腰间,布料用的比较少......美则美矣,但裙子勒得好紧......不太庄重,不过外头披上御寒的狐裘便全遮住了。

这番精心打扮为的就是引皇帝去她宫里,明日他出去祭祀不在皇宫又可拖上一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