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〇章 还来得及(第3/4页)

何鉴苦笑一下,不想管谢迁接下来做什么,他要做的就是把人通知到,至于谢迁要做什么恕不奉陪。

何鉴想了想,继续道:“以目前的情况看,张永张公公跟李兴李公公暗中较量,其余人等都未拿出具体措施……听说两位公公已在变卖家产,试着筹集银两,今夜可能还要找人去疏通关系,但无论怎样,之厚那边他们一定会去走动……于乔,你现在去见之厚,时间还来得及。”

“我不会去见他!”

谢迁义正词严,“这朝廷秩序如何,你我都很清楚,他总归只是后辈,哪怕背负陛下给予的职责也不能乱来。若他敢在这件事上中饱私囊,老夫非参劾不可!哼……”

何鉴问道:“但若之厚是奉旨纳贿呢?”

谢迁一愣:“你这话是何意?”

何鉴无奈摇头:“其实也是从戴义戴公公那里得来的消息,说是陛下已明令各竞逐司礼监掌印之人,必须向之厚送礼,具体缘由不太清楚。这可是皇命,谁敢违背?”

谢迁吹胡子瞪眼:“胡闹,简直是胡闹!作为皇帝居然勒令朝中人向官员行贿,这朝廷成什么地方了?这是荒唐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了吗?”

听了何鉴的话,谢迁非常气愤,想说重话却底气不足,因为朱厚照做的荒唐事已不是一次两次,这也符合朱厚照平时的性格。

何鉴苦笑道:“陛下跟之厚产生嫌隙,暂时没有缓和的迹象,于是陛下便做一些事调和……如今正值朝廷对功臣犒赏时,朝野都在看这件事,若不能妥善处置陛下跟功臣间的关系,势必引起举国将士反感,于陛下声威有损。”

谢迁黑着脸不说话,显然他也想到何鉴所说这一层,此时朱厚照拼命对沈溪示好,等于是在给君臣关系找台阶下,这让谢迁更觉得无力。

平时朱厚照怎么应付朝臣,谢迁看在眼里,根本就是个完全不讲理的皇帝,何曾用讨好的方式去给自己找台阶下?

但在应对沈溪时,朱厚照却乱了方寸,骄横跋扈消失不见,所想计策荒唐可笑,谢迁心道:“之厚能驾驭陛下心思,既是好事,也是坏事,这朝廷上下除了他,怎就没有第二个人能掌握圣心?”

何鉴再道:“送礼的话基本会选择今日,还是那句话,于乔你去见之厚还来得及,否则明日连之厚自己也掌握不了事态发展,这出多少银子……不是他能决定,现在陛下就是想要银子,咱又拿不出来,本身豹房能自给自足是好事,户部暂时也没银子调拨,甚至连宫里都在节衣缩食……”

何鉴还想对谢迁说一些关于朝廷开支用度紧张的情况,却被谢迁伸手阻止,似乎对朝廷当今的境况完全了解,不需外人来解释。

谢迁道:“容我好好思量,关于之厚的事情,总归有办法解决,未必需要去见他……只要能平衡好张永跟李兴间的关系,司礼监掌印的竞逐就不会出乱子。”

……

……

谢迁很自信,觉得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却不知皇宫体系的人根本就没留意过他。

无论是李兴,还是张永,都没打算借助谢迁的力量,反而多有避讳,因为他们知道现在谢迁对正德皇帝来说就是个让人心烦的老顽固,得到谢迁的支持属于白搭,还不如直接去谄媚沈溪,只有沈溪才是未来皇帝施政的主要帮手。

谢迁之所以如此自负,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能控制小拧子,在其看来,这次竞选司礼监掌印的人中,小拧子最有希望上位。

旁人对皇宫体系内部的事情不太了解,谢迁却门清,小拧子在张家口帮朱厚照敛财,这件事也为谢迁所知。

谢迁出吏部衙门时便在想:“若是拧公公好好活动一下,拿出几千两银子来应该可行,一个司礼监掌印最多三五千两银子就差不多了吧?”

谢迁对于宫里卖官鬻爵的情况不太清楚,也不知道一个职司太监价格几何,大明皇宫体系相对于朝官可说自成一派,因为东厂、锦衣卫的存在,以及嘉靖朝前外放镇守太监众多及掌握军权等,也使得大明内官权力非常大,想要得到一个有实权的职司太监,没上千两银子做不到。

若再涉及军权,或者参政权的职司,价值就不能用银子来衡量了。

谢迁本想直接去见小拧子,却发现没门路,他又不想去豹房,便差人试着跟小拧子手下取得联系,而他先回长安街的小院等候消息。

……

……

谢迁当天没等来小拧子,也没等来任何一个太监,因为此时宫里的太监都很忙,要么在竞争司礼监掌印打探竞争对手的情况,要么准备给沈溪送礼,要么就在筹措银两,而那些没有参与竞逐的人也在拉帮结派搞好后勤支持。

小拧子忙着跟张永商议对策,自然也没时间来见谢迁,而且当天小拧子压根儿就没得到谢迁的传话。

不过当天沈家府宅却热闹非凡。

无论是否有心竞逐司礼监掌印,都要给沈溪送礼,因为这次是奉旨送礼,皇帝所下命令,没有任何人敢违背,送多送少得有个意思,若不照办回头连现在的地位都丢了,就算戴义、高凤这样有权有势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都不敢怠慢,派人将礼物送到沈府。

太监送礼都很干脆直接,金银珠宝一箱箱往沈溪府上送,朱起和朱鸿父子负责在外接待送礼之人,从上更时分开始,一直持续到二更天,依然源源不断有马车到来,大箱小箱往沈家院子里抬。

伴随着礼物同时过来的,还有几名对司礼监掌印有想法的管事太监,不过他们似乎知道自己并不受沈溪欢迎,所以都很识相先投递拜帖,然后在门口等候,竞争对手来了一概不予理会,连打招呼的兴趣都欠奉。

小拧子和张永没再过来,拜访的人中以李兴跟李荣的地位最高,而二人似乎有一定隔阂,见面了也不说话。

朱鸿进去通禀后,回来对二人道:“两位公公请回吧,今日我家老爷实在不方便见客。”

李荣脾气不好,当初他敢直接跟刘瑾对着干,这会儿被沈家的门子阻挡在外,心里自然不爽,嚷嚷道:

“沈大人又不是真病了,作何要拒人千里之外,这都已经快到深夜了,难道见他一面有这么难么?”

李兴瞥了李荣一眼,好似对李荣的态度有些不屑,而他也不跟朱鸿争,转过身有要走的意思。

朱鸿解释:“两位公公见谅,明日一早再过来,到时候沈家必定开门相迎……二位请回吧。”

到底朱鸿跟沈溪上过战场,大风大浪都见识过了,再见到两个狐假虎威的太监,也能应付自如,李荣拂袖道:“沈大人好大的架子,早知道的话咱家就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