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有情劫 第十一章 定海神珍(第2/3页)

“龙树、马鸣,我等拿人,你二人竟横加插手,是何用意!”云霄、碧霄、琼霄三位娘娘腾云飞来,高声喝问,礁岩上无数马儿见了三位娘娘,都不敢再鸣叫跑动,俱都泯着耳朵,乖乖立住。

“三位道友惊着我的马儿了。”马鸣微笑,坐起身来,伸手轻轻为身前一匹白马梳理鬃毛。

“我等不曾出手。”龙树睁开眼来,他外形可怖,声音却十分柔和动听。

“不曾出手?”琼霄娘娘冷笑道,“除了你们,还有谁能调驭地藏之力?”

马鸣笑道:“确是不曾出手,三位道友如若不信,我二人也无法可想。”

龙树道:“虽然不曾出手,不过适才情形我们却看得清楚,三位道友难道不知那金猴手中所持何物?”

三位娘娘闻言一愕:那铁棒确实奇怪,竟能挡金蛟剪一击,碧霄娘娘道:“不知,那是何物?”

马鸣笑道:“三位道友竟不识此物么?那是盘古之根啊,又称定海神珍,与定海珠同源所出。”

三位娘娘闻言都呆了片刻,云霄娘娘喃喃道:“竟是盘古之根,难怪,难怪……那么,方才……”

“方才正是地藏真身受其感应,自然发动,助那金猴脱身,并非我二人御使。”

“此物如何会在这猴儿手中,这猴儿有何能为,竟能御使盘古之根?”三位娘娘沉吟思量。

“这个,我等也是不知,然而那是定海神珍,确然无疑,不然何能敌三位道友手中金蛟剪也。”

“看来我姐妹误会两位道友了,告辞了。”三位娘娘正欲转身离去,虚空振荡,有一点光明自上而来,落于五人面前,化为一朵青莲,徐徐绽开,现出极乐净土,庄严世界,无忧树下,两名道人垂眉趺坐。莲华之上,有一尊圣像足踏虚空,圆光百二,璎珞庄严,天冠曼妙,天冠中有五百宝莲华,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一一毛孔中俱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中俱旋出八万四千白金光焰,顶上肉髻如红莲华,红莲华上,有一清净宝瓶,宝瓶中演出无量光明,无边佛土,无穷微妙,此乃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导师座下第一弟子,摩诃那钵大势至。大势至手持一枝青莲花,微抬双足,足现千辐轮相,向前行来,无边佛刹一齐震动,至龙树、马鸣之前,躬身合十:“两位师兄,瞿昙已归灵山,弥勒未成正觉,于今世间无佛,西土纷乱,教主请两位师兄出世,救渡有情。”龙树、马鸣站起身来,亦向大势至合十行礼:“有劳教主与师兄大法接引,只是地藏将醒,我等一去,无人可以制驭幽冥之力,恐碍轮回之序。”大势至道:“两位师兄不必担心,地藏欲醒未醒,总还有五六百年,圣天师兄和虚空师兄不久即前来接替两位师兄。”龙树与马鸣合掌道:“好!”转身向三位娘娘道:“三位道友,一入此间,忽忽数百年,贫僧等就此别过。”三位娘娘道:“好好!你们终究不是我们,可来可去。”龙树、马鸣微微叹息,又一合掌,万马仰首齐鸣,如洪流般奋蹄奔腾而起,马鸣飘飘举步,虚踏马群上空,随马奔入青莲世界,七龙闷吼,盘旋飞舞,载着龙树,也入了青莲世界。大势至独立青莲之上,向三位娘娘微微稽首,双掌一合,莲华世界霎时消失,只剩下幽冥九重,无际黑暗,沉沉如海,三位娘娘黯然立在虚空之中,衣袂飘扬,仰首看上方世界,遥想当年三仙岛上,逍遥岁月,今日长居冥土,如此黑暗何时方尽耶?不自禁地落下泪来。

海风微微,碧水粼粼,忽然间万顷海波沸腾一般骨嘟嘟剧烈翻滚,一股白色水柱从海底直涌而出,冲上千百里高,柱头白浪哗哗展开,犹如当空开了一朵硕大的千重纯白莲花,莲花花瓣一舒一张,次第绽放,莲花中央悟空蜷身而卧,手抓铁棒,双目紧闭。

水柱悬了一刻,轰然塌下,浪涌千里,那朵白莲花却托着悟空,向花果山徐徐飞来,不一时已到花果山上空,水莲花落下,化为一朵白云,腾空消散,悟空落在地上,身躯一震,悠悠醒来,睁目看周围,自身却已在花果山顶峰之上。

好奇怪!怎么就出来了?悟空摇了摇头,拄着铁棒,晃晃悠悠,一步步走下山来,水帘洞前群猴正在张望,忽见悟空归来,都大喜迎上:“大王!大王!你可回来了!”见悟空神情疲惫,身体虚弱,通臂老猿忙命群猴将悟空抬入水帘洞,将养不提。

且说东海龙王敖广,候悟空离去之后,忙回到水晶宫,将甲胄脱了,换上朝服,执了玉笏,踏云光径上南天门,增长天王魔礼青手持青云宝剑,领着庞刘苟毕、邓辛张陶诸将,正在当值,见老龙来到,忙上前见礼,老龙拱手道:“相烦天王禀上大天尊,言小龙敖广有要事启奏。”魔礼青至通明殿,与当驾官说了,当驾官禀上天帝,帝俊道:“宣他进来。”敖广随引驾官至灵霄殿下,山呼参拜已毕,将妖猴搅乱水府之事一一禀奏,敖广奏道道:“陛下,花果山水帘洞天产妖猴孙悟空,今日闯入坤元海藏,将定海神珍强行夺去,又被他打死我下元水军,有欺天莫大之罪,小臣力薄,不能制之,伏望圣裁,恳乞天兵,收此妖孽,庶使海岳清宁,下元安泰。”

“哦,这妖猴居然能将定海神珍拿去?”帝俊神色微动,沉吟道。

“正是,妖猴擅取至宝,其罪通天,乞陛下降旨擒拿妖孽,还东海清平。”龙王俯首道。

帝俊低头略略想了片刻,挥手道:“汝且回去,朕自有处置。”敖广顿首而去。帝俊在御座上,目视左右,班中闪出降魔大元帅李靖,躬身奏道:“陛下,妖猴如此猖狂,臣请领旨,捉拿此怪。”帝俊尚未答话,一旁闪上太白仙人李长庚,执笏启奏道:“陛下容禀,上圣三界,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界,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李靖心中不服,高声争辩道:“老仙此言差矣,妖猴打死夜叉,强取灵宝,罔视天威,猖獗之极,怎可轻易招安,使天下群妖俱存侥幸之心。”太白目视哪吒,嘴角微微冷笑,口中却轻声说道:“天王,何必高声,你的主张,我的谏议,自有陛下在上定夺,何须争辩?”李靖无法,躬身奏道:“请陛下降旨定夺。”帝俊道:“李天王忠心可嘉,朕心甚喜,太白之言却也有理,兵者不可擅动,即着太白先去招安,若其不服招抚,再遣兵将擒拿不迟。”李靖闻言,只得退下,文曲星修了诏书,太白领旨下界往花果山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