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3/3页)

之后,邵明厂长又领着温筱暖和何长老走过一间间的车间,笑得很灿烂“我们这里,每一个车间虽然小,但是具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功能。您瞧,比如这里是生产导从轮转向架的,这里是生产制动装置及其附属件,那边是生产风泵的基本上我们的老技工想要什么,都能在厂子里及时拿到,非常有效率。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有信心建立几十个精细功能全的车间,但就是缺乏能够统领智慧的工程师。我希望中央能给我们大力支援人才,最好还能给个几百个编制,让我们吸引更多的老工程师,将火车头的产量拉上去。”

何长老微微颌首,若有所思“那你们的缺口还很大啊。你们要人才,其他单位也要人才,国家怎么搞,也不能把人才直接变出来。邵明同志,我看你们还得把培养青年人才的任务放在前面。国家也只能承诺解决编制。”

邵明厂长听到这话也只能点头。

何长老看着小车间里摆满了设备和工具,典型的小而全的小作坊形态,不满道“你们这摆放得不够整洁利落啊。和我在高卢鸡国留学时认识的不一样。”

邵明厂长很红很专地来了一句“何长老,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和我们社会主义搞得不一样很正常嘛。”

何长老听到这话就不是很高兴了,他道“资本主义国家你除了知道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你还知道他们是全球汽车工业第二大国吗你知道他们年产多少辆汽车吗你知道他们的工业甩开我们多远吗过分强调“社”和“资”的对立关系,不对他们的优点进行学习,就是我们社会主义的退步。你要明白,人民都是要恰饭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

邵明厂长被说得一张脸黑得都透红了。

温筱暖在旁边看着,心里默默对比了一下。董大长老对待民众是亲切的,但他仿佛自带光环,民众在他面前很难说出不好的话,大家似乎很宠着他,哪怕自己过得不好,看到董大长老问候的第一反应也是说自己很好。这种情况发生过好多次,真让温筱暖觉得董大长老身负主角光环。

莱理政就不一样了,他仿佛自带“树洞光环”,民众们看到他后,心里话克制不住简直就像是长江一般,滔滔不绝地说出来。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让莱理政知道,也相信对方能够温和地解决。

现在这位何长老又是一种金句风格,讲话犀利,特别的犀利。下面的人和他汇报工作,何长老总能从其中找出关键点,然后频频冒出金句,说得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会采取不怎么留情面方式进行解决。

何长老看向温筱暖,他开口道“小温同志,你经营着建业这么大的公司,又见识过那么多优越的工厂管理,在这方面也是行家,你来说说看,给他们好好提点建议嘛。”

建业公司

这家公司也许在全国人民心中还不是那么有名气,但在国内办厂人的心中,建业公司已经是一个不可说的牛逼公司。

比如,兔元58年公私合营后,第一个出现的私有化的大公司;第一个进行大型国际贸易的私人公司;第一个以领头羊的姿态号召国企一起改革纺织厂的私营企业;第一个在纺织厂执行“女工人优先”的企业

建业公司走的每一步,在兔元59年的众位厂长眼中看起来都很险,很叛逆,甚至是很“资”派。

但每当他们以为建业公司触犯规则要完蛋的时候,人家依旧稳稳当当地前进发展,而且越发展越好,说得上是一句春风得意。

尤其是这次与高卢鸡国建交,他们已经听到一些风声,高卢鸡国的考察团对建业公司的车间模式最满意,所以,指不定他们又要把布匹卖到西方大国去了。

车间主任们聊起建业公司心里都羡慕得有些酸溜溜的,不羡慕他们挣钱,就羡慕他们能为国争光。只是他们真的没想到建业公司的背后,居然站着的是一位如此年轻的女性。

瞬间,温筱暖被十几双眼睛同时锁定。

好在这类场面温筱暖见识得够多,不就是讲讲话么,驾轻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