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均摘星的“远征”(第3/3页)

这二十分之一还是生命力足够强大,炸成了碎肉,依然能保持活性的。降落到水之星后生命力重组,经过漫长发育才能在水之星恢复实力,当然就算到了水之星上,照样被无人机战机集群狂揍。

至于为什么不派遣指挥官到圣兽的老巢,斩草除根,那是因为根本打不过。这颗星球上那些高能生物的爪牙尖端能够爆发出三千度的离子态物质,足以撕裂钢铁。

碳基生物圈环境下的科技制造体系,在短期内生产的大部分钢铁武器,对上这些七级怪兽都无法占据优势。因此指挥官也无法在星球上展开军事体系。

而拥有这些高能生命的卫星,整个恒星系共有三颗,另外两颗在第二颗气态大型行星——光环星上。

【不过人类控制不了这些高能卫星,却掌控了高能卫星的行星。准确来说是掌握了磁云行星的表面。】

人类的至高精英,是三大至高职业,但是人类上层并非就只是三大至高职业。例如天体塔考核中有一半的人被刷下来,这些被刷下来的人并不是被联邦放弃了。他们依旧是联邦的重要力量。

哪怕是千年前的单一上位职业,在联邦中也是宝贵的人才。

磁云星上现在二十万人,这些人都是有领域(堡垒)、信息光点(将军),亦或是有调节复杂法脉系统(权柄)职能的人类。他们是联邦维持太空力量的基础。

当然在磁云星也是有争夺的,但是和其他星球相比,这种争夺烈度并不高,不需要指挥官,联邦在磁云星上的人口完全可以镇压这个星球。

至于镇压的对象,是磁云星的一个庞大生态系统。

在磁云星的外层大气中,金属矿物是非常稀少的。磁云星的主要成分是氢气。在巨大压力下内部有金属氢层,所以磁场是联邦主星,土之星磁场的十一倍,故被称呼为磁云星。

人类掌握了智能纳米矿脉体系,这个纳米体系由于能在高压下维持高效小型的核反应,所以在星球下面能够扩张得很快,如同植物的根系一样快速扩张到整个磁云星球,将磁云星球内部岩石核心上的矿产源源不断地汲取到液氢海洋表面,构建人类在磁云行星云层的生产体系。

当代的人类能够运用这个技术,两万两千年前的人类没理由不用这个技术。两万两千年前的开矿系统,在联邦主星球残留下来,而在磁云星球却没有残留下来。

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星球内部有着非常奇特的生命种类,人类的设备对这个星球上的生命是营养物质。

仔细说一下这个星球的生态情况。

由于磁云星庞大的质量,内部其实是在进行非常缓慢的核聚变,而这些核聚变能量会诱发地震,内部的金属氢层会在这种能量释放中周期崩落一部分,而这崩落的一部分在磁云热流上升中送上去,金属氢变成液氢是在释放能量,这就为内部生态系统提供能源。在磁云行星内部的生命体依赖的金属氢,就如同碳基生命圈依赖的有机物食物一样。

当然单单拥有能源还不够,磁云行星每次地壳运动,从金属氢壳上涌出的不仅仅是金属氢碎片,还有各种硅,碳,水,液氨等物质,这些物质构成了磁云星上生命的基本结构。

当人类的采矿纳米机器人,在磁云星球内部开采了大量的重金属矿物的时候,制造了液氢层的富营养化。所以部分生命死亡,部分生命疯狂繁盛。而这破坏了磁云星内部的生态平衡。

而磁云星的生物圈还和水火风土四个岩石大行星的情况不一样,四颗岩石大行星的生命都是进化成群体,然后群体诞生高等智慧个体。

磁云星则是直接进化成高智能群体,也就是物种意识,这是因为岩石大行星岩石外壳是绝缘的,而磁云星的金属氢外壳最外面一层是超导的。这是一个良好的信息、电能传导媒介。

因为电信息、电能量都能良好地从这个金属氢层全球无损传输。

所以星球上的物种集群走的不是碳基生物圈智慧群落的生命道路,而是星球意识的道路。通俗的说,整个星球的物种虽然有不同的思维,但是最终都链接同一个意识!

另外一颗大行星光环星内部也是这种情况。宇宙历早期,联邦费了几十年,才理解对面的基础逻辑为什么和自己不同。

第一:联邦人类的开矿,损坏了磁云星内部的平衡。

第二:磁云星的星球意识也早就被神之星征服,庞大的星球意识形态,甚至就是神之星上某个神的化身。在两万两千年前,这个星球意识就不站在人类这边。

第三:战略上,人类也必须在磁云行星上立足,继续封锁高能卫星上的圣兽。

这些矛盾,造就了人类联邦和磁云行星的星球意识必须开战,而这场战争由于没什么战损,且能在磁云星球上自给,这种战争不温不火地持续着,以至于现在联邦人没什么感觉。

在宇宙历第三百年水,风,火三大行星被征服时,人类依旧没能解决气态大行星内部的生态系统,但尔后三颗大行星反叛,联邦在两颗大行星表面的优势也没受什么影响。

这其实就是缓慢的侵蚀。

人类联邦的一代代精英们,维护着从星球核心衍生的矿脉网络,同时毫不犹豫地切断金属氢上的信息网络,将星球意识切成了八九份。其中三个已经在人类的攻击下非常软弱,在不少事项上已经开始寻求妥协。

宇宙飞船内,均摘星看着厚厚的玻璃窗外,那颗气态大行星,默然说道:“谁对谁错呢?我们是智慧物种构成的集群,他们是智慧的物种群,双方的思维概念有太大分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