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东支祭品 接踵而至(第2/3页)

高空中,那位前飞魂城大巫,正处在心神失守的要命阶段,脾气暴躁而不自知,要是现在魔染了他当然很好,可若不想节外生枝的话,最好还是趁他迁怒于围观者之前,闪远点儿比较好。

而且,余慈隐约也感觉到,更远方,魔门东支又有动作。

在拦海山地界,魔门东支起码是半个主人,能够运用的手段太多了,只不过今日被帝天罗完全超出常理的手段打了个猝不及防,才如此狼狈。

也正因为如此,这个魔门大宗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找回场面,现在强留在这儿,就要有成为池鱼的心理准备。

“回见!”

影鬼干脆利落地切断联系,继续鼓捣他的阴谋。

余慈给宝蕴打声招呼,临时住宿的小镇也不用回去了,现在俱净坊的早市应该也开了吧。

余慈和宝蕴选好了分区,正一路下行,万魔池上,赵相山却是突然主动开口:

“天君,魔门东支的动作,应该会比较大。”

这一点,余慈也想到了,但没有提,只听赵相山说下去:

“护窝的猛兽,毫无疑问是最凶险的。金幡教北上,主上跨空而来,必然已经引起了东支的警觉,只是都算事出有因,明面上没有涉及他们的利益,才按捺不发,如今再有帝天罗这一出,若魔门东支再不使出强势手段,就不是大宗的做派了。”

“你是说,他们要借机发作?”

“正是,趁现在拦海山大乱未起,尽可能控制住局面。”

这一点可以理解,各方都有利益关切,谁也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余慈刚刚还把天下各个势力划分为两个阵营,他不清楚魔门东支属于哪个,但派出翟雀儿在北地三湖搞风搞雨,可是相当的活跃。

问起赵相山,对面回答起来,倒是轻描淡写:

“必是求稳一派的无疑。”

“怎么讲?”

“不知天君是否知道,魔门东支的宗主鬼铃子,与黄泉夫人乃是一师传承。”

“有所耳闻。”

“此人修为距离自在天魔还差了一层,又不像东阳正教三魔君共主,却能在魔门分裂之后,聚合起一股势力,迁移北海之上,维持大宗地位,心计谋略都是上上之选。行事作风与黄泉夫人有点儿相似,都擅长借势,但性情趋稳,这是他一贯的风格。”

“嗯,然后呢。”余慈不认为,这是个充分的理由。

“魔门东支所在,便是这一处‘低洼地’,一旦变起,也就是法则变化最为激烈的地域,同样也是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当年天裂谷前车之鉴,没有哪个宗门想做在火山口上。

“此外,他派出弟子,赴洗玉湖勾搭苏双鹤,无疑是要在巫神头上做文章,这样一来,维持巫神现阶段的影响力,似乎更符合他们的利益。我听说,最近魔门东支补全了《自在天魔摄魂经》?”

“确有此事,也是我亲眼目睹。”

余慈说到这儿,哈哈一笑:“他们还想魔染巫神不成?”

赵相山意念平和:“相较于击杀、破坏,倒是魔染,最具可行性。”

“谁来动手?鬼铃子?柳观?还是……”

余慈突然就不说话了,其实,如果真的这么搞法,也不是没人能做到。

赵相山的心念继续透进来:

“这便是鄙人一直怀疑的事情,从天君处得到了相关情报后,更觉得可疑——如果不是单纯作为魔染的对象,而是作为祭品的话,可能性就变得很宽阔了。”

“……说得好。”

余慈还是首度夸赞赵相山的判断,因为他确实开辟出一个全新的思路,也清除了他前面一直未曾绕过去的思维障碍。

是的,如果做祭品的话,可真是丰盛啊!

思忖间,余慈已经进入到坊市中。

早晨的坊市还比较冷清,不过他已经听到了有关不久前天劫爆发的传言,几乎就在头顶上肆虐的劫雷,对这里的影响还是非常直接的。

余慈感觉到,有几个特别关注的视线。

他们自觉做得非常隐蔽了,却不知道,自家的心思,在余慈眼中,完全无所遁形。

应该是昨夜的变故后,坊市中各方势力都增强了警戒,对生面孔和扎眼的对象,都会比较注意。余慈把这两条都占全了,也不能怪人家关注。

余慈暂时收拾心绪,现在还是先把实际问题处理掉,再说其他。因为帝天罗这一出,拦海山外平生变数,不快点儿进行的话,还不知会陷到什么旋涡里去。

现在他一方面是找星炼铜,另一方面也要验证对缘觉法界碎片流向的判断。

前者一时半会儿还没有头绪,后者却有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便是从刘善得那里听来的“杨名”。正好,洗玉湖那边,已经与杨德联系上。杨德对此事,自然无比配合,介绍了他兄弟的信息,也不忘请余慈提携。

杨名人如其名,在坊市中还是比较出名的,余慈二人不多时就找到了地方。

此时店伙计正好打着呵欠开门,迎面见了艳光四射的宝蕴,直接傻在当场。

余慈和宝蕴都不介意,只由余慈道:“杨名老兄在吗?我是杨德家主的朋友,顺路前来拜访。”

说着,就往店里去,店伙计早被宝蕴容光所慑,哪会阻拦,还帮着叫了一声:

“东家,大老爷的朋友来访。”

他这边话音未落,余慈忽生感应,转过脸去,正好看到一人来到门口,挡住了外面照明萤石的光芒。

“敢问,此处是杨名施主的店面吗?”

“施主?”

店伙计明显是被东方修行界罕见的称谓弄得糊涂了,待看到来人,灰袍散发,也不是预想中的和尚尼姑的模样,更是莫名其妙。

对待这位,态度明显就不一样了:“你是哪位?”

“行者胜慧,求见杨名施主。”

一板一眼的回应,却有种无形的力量,把店伙计的置疑填平。后者只是嘟哝了一句“今天古怪”,便转身去叫人,却没见到,前后两拨客人,彼此审视的目光。

这间店铺才有多大?

店伙计最初的招呼早就惊动了里面的主人,便有人从后进掀帘子出来,黑瘦矮小,没有一点儿店主的模样,声音却很宏亮:

“谁来找我?”

来人正是杨名,与洗玉湖那边传来的情报完全吻合。

据杨德所言,他这位兄弟手上活技还是不错的,精炼、制器都颇为精通,只是生有怪癖,喜欢收集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为人处事也不怎么成熟,和兄长、族人的关系,都比较淡漠。

当然,总要比外人强多了。

余慈早就想好了交流的办法,但紧跟着过来的那位,多少影响了他的计划。

他心念一转,微笑道:“敝人姓余,我在洗玉湖时,与杨德道友见过面,一见如故。听他说起,有一位兄弟,在俱净坊做生意,喜欢收集奇物,今日到此,顺路过来拜访,也看看能不能做成笔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