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虹化(第2/2页)

看着小道士眼中挥不去的期待,余慈无言以对。

刚刚张衍、李佑这些前来安慰的朋友已经离开,他们的安慰之词其实也大同小异。

这时,他手上使劲儿,将早已准备好的一坛美酒提上桌子:“观主弄这个玄虚,却愁煞了人,且不管他,咱们哥俩儿今天就来个一醉方休!”

话说得不那么稳重,可给宝光的感觉却是挺好。似乎下一刻,那位苍老和蔼的老道士,就会出现在屋子里,笑眯眯地说话。

宝光就笑,笑的时候,眼泪又流了下来。

半个时辰后,宝光酩酊大醉,余慈只是微醺而已。

他扔下酒碗,看着伏案昏睡的小道士,片刻,他手指在虚空中划出符纹,唇齿启合,语音沉沉,小道士“唔”地一声响,又喃喃叫了声“师傅”。

余慈眉目沉静,稍等一会儿,便轻声说话:“师傅与何清的关系,你知道吧。”

宝光又“嗯”了一声,余慈就对他讲:“告诉我!”

说话时,余慈瞳孔冰封。

距离于舟虹化已有两天,余慈终于挨过了连迭的冲击,心境慢慢平复,相应的,疑问则翻涌而起,且较之那日有了极大的变化。他从老道“是生是死”的纠结中暂时挣开,将问题指向更现实的层面:

何以至此?

余慈不是傻瓜,相反,他心思敏锐,透析人心。早就看出于舟与何清之间必然有一些不堪回首的过往,以前不问,只是出于对老道的尊重,也在于李佑、宝光这些人“为尊者讳”的心思。

可如今,谁也别想再瞒着他!

宝光被烈酒和迷魂咒控制,嘴上早就不把门儿了,含含糊糊地讲话,余慈仔细去分辨,才听了个开头,门声大响,屋门被人一脚踹开:

“哪儿用得上这些弯弯绕绕,想知道,我告诉你好了。”

余慈并不怎么惊讶,甚至可以说,他一直就期待着这样的事情。他站起身,不再去管小道士含糊的言辞,对着这位不告而入的长辈躬身行礼:

“鲁师伯,请为弟子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