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 第六章 天地配(第3/5页)

杜圣领着一千五百人作后卫接应,准备以最快的速度支援杜修和有悔长老,他的助手则是庄义与蒙赤武。

杜修和杜圣兄弟二人对轩辕的忠心可算死心塌地,而轩辕给他们的待遇,比创世给他们的好多了,且轩辕对他们的行事根本不加半点怀疑,数次让他们兄弟二人领兵出征。这在往昔只有有熊本族才有领兵的资格,但轩辕却丝毫不加怀疑地让他们手握重兵,而且还封他们城主之位,可想而知,这是何等荣耀。

杜修和杜圣兄弟不仅感激轩辕,更敬重轩辕,对轩辕的手段和智慧极为信服,而轩辕的每一个决定都显得那般理智。

轩辕不会盛气凌人,有些事总会说出让人信服的道理,包括这次出兵,轩辕便找来了他们,与伯夷父一起共同商量、推敲而得出一套可行的战略之后,这才正式出兵。

对于轩辕,现在杜修兄弟是心服口服了,为其卖命,绝不会有半点怨言。何况,他们能够自轩辕手中得到最好的回报。

冬天出征,并不影响行动,有熊族此时的呼声极高,能够出兵对付百年来的宿敌,确实使人欢快,每位战士比任何时候都有信心。

而在此时,轩辕召开宗庙大会,召集各路主要人物,安排一些事务,将有熊内外重新安置了一番,然后才宣告自己要去崆峒山走一遭,军事大权交由凤妮和伯夷父打理,而后便领着一干亲卫悄然出城。

轩辕并不想太过张扬,此刻他也不能太张扬,为的是一路上麻烦越少越好。

凤妮亲自送他出城,昨夜与轩辕抵死缠绵,终于使她成了一个真正的女人,把一切的一切都给了轩辕,留下的,却只是牵肠挂肚。

与轩辕同行的有歧富、剑奴、木青、黑豆、花战、燕绝、燕五、陶莹诸女,而青天和火烈则留在凤妮的身边,成为凤妮的亲随高手。与轩辕同去的还有五名金穗剑士、十名龙族高手,以及十名君子国的高手,同时暗中还有满苍夷。

云娘则带着小悠远留在熊城。

轩辕觉得身边拥有这些高手,足够应付任何困难,而这一行近四十人,全都是快马加鞭。

只有快马飞驰,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崆峒,再快速返回。

若说速度,战马的速度确实够快,此地虽距崆峒数千里,但战马一日奔行五百里应该没有问题,而且马儿耐力极强,连续赶路根本就不成问题。如此一来,只要半个月时间就足可赶到崆峒山了。

有歧富这样的人带路,不会走岔路,因此这一路上应该不会耽误行程。

轩辕不想在这一路上太过张扬,此际局势非同往昔,而轩辕的身分也非同往昔。如果太昊、少昊、刑天诸人知道他此时只剩下五成功力,那这一路上,只怕会祸事不断,生出意外并不是没有可能。

轩辕并不希望发生任何意外,这并不是说他没有应付意外的能力,而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有等他自崆峒回来后,那时,他便可以放下所有的心思,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付强敌之中。但此刻他身上所牵系的,不仅仅是个人利益,更有整个有熊、整个“华”联盟。因此,他绝对不可以有半点闪失。

是的,此刻的轩辕已非昔日的轩辕,昔日的轩辕是个无关轻重的小卒,但是此刻他却是关系着天下大局的关键人物,破鬼方、杀天魔,轩辕已经是可以威胁到太昊和少昊的人物,试问太昊和少昊怎肯放过他?

即使是太昊会放过轩辕,那少昊呢?还有一个神秘莫测的蚩尤!

轩辕废了花蟆王,废了乐极七代,废了风绝,试想九黎、花蟆和渠瘦杀手会放过他吗?

对于九黎人和花蟆人,轩辕根本就不会担心,只要有陶莹、剑奴诸人就可让其铩羽而归,但是轩辕所担心的却是渠瘦杀手以及渠瘦老祖破风。

破风,一个沉睡了一百余年的老魔头,这一百多年来,此魔究竟变得如何可怕,有谁能知晓?

破风百年前乃是与天魔罗修绝同一级数的人物,那百年之后呢?

轩辕不敢想,他知道,自己能够杀死罗修绝实是很侥幸,若非偷袭成功,让天魔流血太多的话,只怕无人可敌天魔了。而当时他全力一掌竟连天魔的项骨也无法斩碎。

天魔罗修绝已练就了刀枪不入、金刚不坏之身,若非轩辕手中乃是神兵昆吾,根本就不可能杀得了天魔。

天魔其实死得很冤,他的特长根本就没有发挥的机会,这对他来说,确实很残忍,他那绝世的武功根本就没能出手,就重创于轩辕的手下。

轩辕却明白天魔的武功已经达到了何种程度,因为他领教过刑天的武学。当初面对刑天的全力一击,轩辕在太虚神甲相护之下根本就没有受伤,只是被震飞,但是天魔这一掌却几乎将他废了,而且还是天魔受伤的情况下。如果天魔不是有伤在身,只怕这一掌真要将他给废了。与天魔的武学修为相比,轩辕知道,即使自己在身体最佳的状态下,也相去很远,只怕是三个轩辕也不可能威胁到天魔。因此,轩辕并没有信心真正地直面挑战太昊和少昊,而对那个神秘的渠瘦老祖,他同样没有任何把握,即使此时他身边有歧富和满苍夷这等绝世高手也不例外。因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若是破风那老魔暗中下手,只怕有歧富在也没有用。而且轩辕的身边还有陶莹诸女,他可不希望这些人有任何闪失。如今他已经失去了一个雁菲菲,再也不想失去桃红,抑或是陶莹几人中的任何一个,那将是他致命的遗憾。

因此,轩辕选择不张扬地离城而出,在整个熊城之中,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轩辕去了崆峒。

这一路上,轩辕在担忧的同时,让他挂心的事也并不是没有,那便是跂通,君子国的上代圣王,这个人乃是服食了地火圣莲之人,功力增长不知道到了何种程度。

当然,如果是在一般的情况下,这乃是一件好事,但问题是此刻跂通失去了理智,思维不清晰,成了见人就杀的魔头。轩辕不希望跂通死,那至少对跂燕是一种安慰,只是他不明白,柳静何以在最后仍不认跂燕是她的女儿?这令轩辕有些费解,难道跂燕并不是她的女儿?抑或这之中还有别的隐情?

叶皇说,柳静没有死,这究竟是真是假呢?若是火神所说,那这还真有可能,轩辕从不怀疑叶皇。他知道,自有了柔水之后,叶皇的性格也变了很多,变得更沉稳、更细心。对轩辕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极好的助手,因为叶皇的聪明、精明而又心地纯正,绝不像叶帝一样,这是个极重情义的汉子。当初,轩辕便没有看错人,这也归功于他当时并不知晓叶皇的过去,也不知道叶皇所犯下的罪行,所以他接纳了叶皇,而叶皇正是那种身受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的人。事实上,叶皇也是无辜的,他本不该背负这些罪名,但是他为了救叶帝,成全兄弟之义手足之情,便默默地忍受了。也正因为如此,叶帝处处对叶皇手下留情,无论叶帝如何毒辣,他却对这个弟弟极为关爱,这或许便是叶帝一生中最大也是最为致命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