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3/3页)

这些回答给人的感觉是,一概悬在空中,不能落地。

但贾放不得不说,这种试题完全开放,号召大家集思广益的题目,也让他看到了很多天马行空一般的主意。例如他见到有人提出南方山寨中时常有盗贼出没,州县驻军往往是远水救不得近火,一县之主应当组织起当地的民防民兵,并且建筑堡垒,囤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正是贾放想要看到的,那些他在桃源寨没有想到的,现在都从试卷上反馈了给他。

想到这里,贾放突然有点儿想感谢皇帝陛下,这位竟然用这种方式,在殿试的试卷中挟带私货,又用让自己阅卷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了解这个国家中精英级别的学子在同一问题上的观点。

不管这些题目何等样地折磨了早先殿试的考生,但现在那些人各种各样的想法都启发了贾放。

看来皇帝陛下,还是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够好好建设好桃源寨这个“试验田”。

贾放连忙找了个在礼部跑腿的,要了笔墨纸张,把他认为有价值的观点一一抄下。

*

夏省身一直昏天黑地地读卷,读到东方既白,才又想起了贾放。他猜想这少年怕已经是伏案睡着,哪里还能耐烦看这么多试卷。

谁知他抬起头,正看见贾放精神奕奕地抱着一大叠朱卷,正津津有味地读着,手边还叠放着一大堆手稿,还正不断往那手稿上抄写着什么。

其他礼部小吏大多已经在伏案休息,却唯有贾放一人,越读越精神,越写越振作。

连夏省身都不得不感慨,这个少年,和他同龄的人比起来,真的有点儿……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