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3/6页)

苏旭刚准备捏诀走人,手又被隔着衣袖扣住了。

对方不轻不重地捏着少女略显纤细的手指,破坏了堪堪要成形的法诀,“怎么又忘了规矩,这样直接施术,莫不是想将脑袋留在这里。”

丝质水袖轻滑单薄,掩不住肌肤上蒸腾的滚烫热意。

苏旭:“……”

今天的自己一定是被气昏头了。

男人笑盈盈地低头看过来,黑眸中映着流离彩灯,他的眼神本来看似柔和却疏远冷淡,此刻竟莫名有几分错觉般的温柔。

“想去哪里呢?”

“我要回桃源峰,劳烦师兄送我一程。”

苏旭侧头看着他,忽地莞尔一笑。

她本就生得美貌明艳,这一展颜如同千万蕃盛花朵破土而出,湖上结魂灯的光芒仿佛都随之黯淡。

“我还未曾被谁如此玩弄过,无论他有何居心,是单纯耍我还是有什么‘为你好’的理由,如今我不爽了,就要还回去。”

百里葳也流露出几分好奇,“那是什么呢?”

红裙少女狡黠一笑,倏然踮起脚凑近过来,温热的吐息在耳畔晕染。

“……”

苏旭后退一步,才意识到自己完全可以传音。

再说,这里根本没有其他人,何必要耳语!

好在对方并没有表露出任何异常,甚至还微笑起来,似乎颇为赞许的样子。

“其实我也并非没考虑过离开宗门,只是暂时没有头绪,若他火了,我就不回来了,再想办法和师兄你换个地方相约。”

苏旭压下心里泛起的异样情绪,得意地道:“不过他九成只会吃这哑巴亏,这样一来,定教他知道,乌鸦的本性未必嗜血残忍,睚眦必报却一定是有的。”

……

另一边,韩曜离开了静心殿。

他刚一踏出殿门,发现几位同门前辈都在外面等着。

众人的目光从他身上一扫而过,又看向大殿里,转了一圈后,才回到他脸上。

“大师姐呢?”

白晓有些不客气地问道。

韩曜实话实说:“她传送走了。”

至于去到哪里就不清楚了。

他本来也不知道苏旭是直接传到山下还是什么地方,更别说这法术九成九还失败了。

另外几人顿时愕然,他们本来有些不信,可是静心殿里已经空空荡荡,也没人能再感受到苏旭的灵压。

“放心,她没有在静心殿里留下半截身体。”

韩曜不太确定地道,“师尊说所谓惩罚大概只是移错了地方,无论如何,以她的本事,都无大碍。”

他能感受到这些人对他都并无善意,缘故多半与苏旭有关。

当然,上回他将其中三个人都打伤了――虽然他自己也并非毫发无损,但总归是他硬要掺和进去的。

“五师姐。”

他看向当时伤得最重的穆晴,“可否借一步说话?”

穆晴温婉地颔首,“九师弟可要与我同行?”

见对方似乎没懂,她又解释了一句,“师弟的御剑之术可修成了?”

韩曜这才懂了,他随意地点点头,“那是自然,不劳烦师姐带我飞了。”

旁边几人面面相觑,心想所谓御剑之术,并非你有了本命法器就能自行学会的。

穆晴却不多言,“九师弟先请。”

少年手指一动,蓝色剑芒横空浮现,转瞬间带着他冲天而起。

“……”

另外几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他当真契合了灵犀。”

“而且御剑之术,也算是大成了。”

穆晴向师兄弟们投去一个眼神,手背上剑纹倏然闪耀。

一道纤巧的银光在空中乍现。

那是一柄纤长凛冽的细剑,握柄处雕纹细腻,剑身淌着琅琅清光,宛若冬日皎月的流华。

紧接着,剑身暴涨数倍,直至足以容人站立。

她的身影腾空而起。

韩曜就在空中等着她,见她追上来,两人才一同飞向桃源峰。

幻彩流光掠过苍翠竹海,身侧风声如浪。

“九师弟学得很快。”

穆晴神情温和地说道,“我头回见到有人筑基不足十日就能御剑。”

事实上,就连他们这些天灵根,也是筑基后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美掌握御剑,不会飞得歪歪斜斜,或是干脆一头栽下来。

因此受伤的修士也不在少数。

旁边的少年却稳稳地伫立在剑上,灵犀对他没有一丝抗拒之意,仿佛已契合多年。

――当真是所谓的有缘人吗?

她不动声色地想着。

韩曜琢磨着她的话,不由有些好奇地问:“苏旭呢?”

“大师姐不是剑修,我从未见她御剑。”

韩曜不禁看了一眼她的法器,“唯有用剑的人才是剑修么?”

穆晴温和地解释说,绝大部分剑修的法器都是剑,也有极少一部分人法器各种各样,但他们的修炼和战斗方式都和剑修等同,甚至可以使用剑诀――只是以其他兵刃来施展。

所以即便用了其他的法器,也可以称为剑修。

韩曜皱眉思索道:“真是奇怪,既然这只是一种修炼方式,用其他的法器也算在内,却为什么非要称为剑修呢?因为用剑的最多?”

“那是其一,”穆晴耐心地道:“剑被称为百兵之君,两边开刃,中正笔直,除却戳刺等动作,其余均是一刃向人,一刃向己,正所谓君子卑以自牧,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剑之内在,更符合我道门所求境界。”

韩曜听着听着就忽然想起在静心殿中的对话。

谢无涯提及多年前苏旭曾说她不喜欢剑,只因为这兵器锋芒毕露宁折不弯――

他若有所思地回想着当时的场景。

两人重新回到了桃源峰,落地不久后,竟然又下起了小雨。

细雨连绵不绝,四处泛着潮湿冷意,道路两侧的桃林逐渐淹没在蒙蒙雾气里,像是被水晕开的粉白色块。

“可惜,”少年有些讽刺地道:“所谓浩然之气,配义与道,要我说,大部分剑修都没有德行与剑相配。”

穆晴略有些诧异,旋即垂下视线,长睫覆住眸中涌动的情绪,只笑而不语。

韩曜转头看她。

这看似双十年华的女子眉黛青颦,脸容秀丽如画,气质温婉。

她在山间石阶上行走时不紧不慢,裙裾不曾扬起,腰间垂下的环佩不曾发出一丝响动。

韩曜想起自己旧年曾遥遥见过的乡绅家的小姐夫人。

那些衣裙精致、杏眼桃腮的女子,她们行不回头,语不掀唇,笑不露齿,姿态看似高贵却显得十分拘束。

村里镇中少年频频回顾,见她们风姿仪态,又自惭形秽不敢靠近。

穆晴的言谈举止看似随意,然而说话声调、走路姿态,步伐距离,都标准得如同尺塑,却又显得无比优雅自然,胜过那些人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