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王禀建节(第2/2页)

建节之后,让家属进京是默认的规则,这代表了王禀已经跨入了大宋最顶层的决策层。

而他只是一个普通行伍出身,现在已经跨过了层层阻碍,来到了大宋的顶层。

封侯拜相,洞房花烛,人生两大喜事。

“谢官家隆恩。”王禀俯首说道,他接过了圣旨。

他将自己身上太尉的金鱼袋和金鱼符,放在了盛放圣旨的盘子上,拿起了玉鱼袋和玉鱼符,佩戴在了自己的身上。

官家登基以来,王禀这个节度使,第一个册封出去的节度使。

而这个节度使,虽然不事营田之事,但是结结实实的掌管了整个捷胜军。

赵桓不满的看着这些朝中的大臣,他很讨厌文武对立的局面,那群谏官个个跃跃欲试,如果不是宇文虚中拦着,说不定现在就跳起来,进谏了。

朕做的不对,你们说,朕低头听,朕可以改。

给人王禀建个节,你们一个个如此模样?莫不是不想混了?

一群没见识的家伙!

赵桓在心中暗自嘀咕着,他看着这群文臣。

他们不太明白王禀做的事的意义,事实上,就王禀本人而言,赵桓一直亏待了他。

要知道正常历史线里,王禀守太原而死,赵构给人家的是什么?

建炎四年,赵构给王家的是安化郡王!

是一品王爵!

而不是赵桓现在给的这个节度使。

而且赵构给的安化郡王是世袭的!终宋一朝,没人敢拿掉!就是蒙元的皇帝,忽必烈都曾经下诏,表彰王禀功绩,称赞他们家的忠贞之举。

自己给王禀建个节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大惊小怪!

文武对立的局面,必须有所改变!

只是文武对立该怎么改变呢?赵桓思考了良久,眼中一亮。

有了!

赵桓用力的咳嗽了两声,说道:“年休之后,安排大宋的官员去河间军参加军训,每轮十五天,每轮安排二十人,去军伍中,彻底感受一下军伍的艰难。最后再安排场演练,李太宰,定个章程,呈上来。”

“君子六艺,可是礼、乐、射、御、书、数。射和御不能拉下,年后就开始进行,以后大宋所有的书院,在开学之际,都要军训。”

“君子六艺不可弃,就这么定了。”

朝臣们缓缓地抬起头,脸上表情,变得惊诧,你建个节,我们在心里埋怨两句也不行?

赵桓看着朝臣们,他们的脑袋上仿佛缓缓的出现了一个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