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凶兽·幻境(第4/9页)

  “此人虽然改头换面,相貌已经和通缉令上大不相同,但行踪诡秘,行碟也是伪造的,还是被我们看出了破绽,”狄放天丝毫不带表功的语调,仿佛只是在叙述一件家常小事,“他的武功很硬,身法尤其轻捷,我们死了三人,伤了七人,这才把他抓获。为防他逃脱,我们并未和您沟通,就挑断了他的手脚筋,十分抱歉。”

  纬苍然看着何聿的眼睛,那里面饱含着一个年轻人对死亡的恐惧、一个练武之人从此被废的绝望,以及一个捕快未能完成任务的不甘心。他凝视着这双充满痛苦的眼睛,用自己的眼神向他传递着讯息:“安心去吧。我一定会把黎耀的真相全部揭露出来。”

  对方目无表情地死死瞪着他,好像是要确认他的话,随即,那具瘫软在地上的身躯猛地弹了起来,背后在一瞬间强行凝出了一对羽翼。羽族的羽翼纯靠精神力凝结,即便在捆绑状态下,也能伸展。只不过一般人受重伤后精神涣散,原本无法凝翅,但何聿却拼尽自己的最后一口气飞了起来。

  羽翼拍打带来的劲风令众人都有些睁不开眼睛。但站在狄放天身边的几名随从并无丝毫慌乱,其中一人拔出剑来,护在狄放天身前。眼见着何聿高高飞起后,猛然提速向狄放天撞了过去,但由于伤重力竭,身子在半空中已经是歪歪斜斜的了。那随从剑法着实不弱,看准时机,当胸一剑刺去,正中胸口。

  然而何聿仿佛完全没有痛觉,虽然被长剑钉入胸口,仍然勉力下冲,剑锋透背而出,何聿满是血污的脸却已经到了那随从眼前。一声嘶哑的惨号之后,随从的喉咙已经被何聿用尽全力生生咬断。他的身体也紧跟着掉在地上,不再动弹了,眼睛却不肯闭上,仍然看向纬苍然所站的方向。

  何聿的尸身被收拾走之后,神色不变的狄放天向纬苍然道歉说:“真是对不起,我们打理不周,倒教纬先生受惊了。”

  “没什么。”纬苍然平静地说。他低下头,看着何聿洒在地上、已经变成紫黑色的的血迹,又补了一句:“这才是羽人。”

  狄放天打个哈哈,问他:“既然何聿已经拒捕被杀,纬先生此行的目的,可算是圆满完成了?这何聿果真是厉害非常,幸好身在我们的地盘,任他再有能耐,仍然难逃一死。”

  这话表面在说何聿,其实是在暗示纬苍然:快滚回你们羽人的地盘去吧。你们的花招我们揭穿了,何聿这样扎手的角色都被我们干掉了,何况是你?

  纬苍然摇摇头:“这件了结。还有一件。”

  狄放天眉头微皱:“哦?可有兄弟可以为您效劳的地方么?”

  纬苍然说:“有。我要去南淮,找楚净风。”

  狄放天眉头皱得更紧,但很快舒展开来,脸上又挂出了那副和蔼温顺的笑容:“纬先生年少有为,胆略过人,如此人才实在是令狄某佩服有加。兄弟即日便会启程回南淮,期待与纬先生在南淮再见。”

  “一定会。”纬苍然淡淡地说。

  地底传来的怪响声刚才还很轻微,但眨眼功夫就变得震耳欲聋,众人都发觉了不对,纷纷起身离座,想要逃开那声音的范围。

  “没用的,”邱韵用十分温柔的声音说,“你们在大山中走了那么多年,难道连鸠芒有多大都不知道么?”

  鸠芒!所有马帮中人都惊呆了。他们在雷眼山中来来往往若干年,对于鸠芒的传说耳闻已久,尽管都没有亲眼见过,但对这种可怕生物的种种特性仍然印象深刻。这是一种半植物半动物的古怪物种,外面看来好像一大团形状不规则的岩石,体型庞大无比,一般可达数十丈。常态下的鸠芒是一只行动缓慢而脾气温和的巨型动物,平时深藏在地底,慢慢在山石与泥土中向前掘进,通常一个月时间也前进不了多少。在这种时候,它的身上会伸展出许多细密的触须,在泥土中延展出很长,寻找各种地下小生物做食物,在没有足够的动物可进食时,甚至也能直接从泥土汲取养料。

  然而鸠芒并不会总是那么温顺无害,它也会产生一些恐怖的变化。当鸠芒的主体死亡时,那具躯体就会转变为植物,从此不能再动弹,只是在深深的地底扎下根来,而以往延伸出去的触须却仍然具有生命力,而且伸展得比以前还要长数倍。此时的鸠芒虽然成了植物,却反而具备了可怕的攻击性,能够利用自己的触须钻出地面攻击其他生物,甚至于用蛮力挤开地面,将地表上的生物活生生吞下去。

  君无行这次与马帮同行,就听巴略达讲过一个和鸠芒有关的传闻。据说在几百年前,曾经有一个规模较小的河络部落为了扩建地下城,在雷眼山山腹中一路开凿山石,此后这个部落就忽然间销声匿迹,再也没有任何人听到过他们的下落。半年之后,才有另外一个部落的河洛族人找到了他们,确切地说,是找到了他们的墓穴。这一整个部落的河洛,竟然在无意中打通了一处鸠芒的藏身之所,结果整个部落的人都被杀死。对于这只鸠芒而言,撞上这样的丰盛大餐,只怕也是生平未有。当它被发现时,前来探查的几位河洛躲得远远的,只看到遍地被消化得干干净净的白骨,此外还有若干个蚕茧状的透明粘膜裹成的物体,里面是还没有来得及被吃掉的河络的尸体。鸠芒分泌出了某种药液,使他们的尸体始终处于半腐烂状态,以便自己饥饿的时候入口。

  巴略达当时讲得口沫四溅,煞有介事,君无行听了也不由得觉得有些恶心。幸好巴略达又接着强调,广大无垠的大山中,鸠芒的数量毕竟是极少数。因为这种生物体型实在太庞大,即便是尽量伸展根须,找到足够食物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你要是去过沙漠就会知道了,沙漠里的植物,都是小小的,绝对没有参天大树,”巴略达说,“因为体型小,才能锁住水分,减少消耗。鸠芒也是同样的道理。”

  他补充说:“我在大山里跑马帮跑了三十年,还从来没遇到过鸠芒呢。”这话多少让君无行得到了一丝安慰。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此刻距离走出雷眼山已经没有几天路程了,他偏偏会遇到一只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