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111章(第2/2页)

沈昭见瑟瑟蹙眉,补充道:“如果玄宁能平中州之乱,我就有合适的名目将他召回长安。眼下这个局势,同南楚迟早会有一战,万一……还是需要我御驾亲征,让玄宁留在京中帮你,我也能放心。”

瑟瑟听他这样说,蓦地紧张起来,沈昭安抚似的笑了笑:“没事,不用怕。前世那般艰难,徐长林都不是我的对手。今生形势一片大好,他更没戏唱。我不过未雨绸缪,以应不测罢了。”

瑟瑟略有出神,忙又回过来,唇角勉强挑起,冲沈昭点头。

封高颖为宣抚使的圣旨一出,在朝中激起不小的风浪。那些追随在其身后上蹿下跳忙着排除异己的官员都安静下来,一时摸不清天子脉搏,不敢轻举妄动,朝向瑟瑟非议的声音自然也少了许多。

其实,这么多年经沈昭大刀阔斧的整顿,朝中还是像钟毓这般正直的官员多一些。瑟瑟这些年勤俭贤德,循规蹈矩,还是搏出了好名声的,她又是太子生母,有子嗣傍身,合乎正统,也很得宗亲之心的。

先前之所以有流言攻击她,无外乎是有人想要浑水摸鱼,眼红兰陵倒台后留下的势力空白,想先造声势,再夺权。

可眼见他们为首的高大人被明升暗贬,发配去了北疆,这些唯利是图的人自然不敢再逆势而行,都消停了下来。

自高颖和温玄宁入了中州地界,来自中州的奏报就一日多过一日。

十份奏报里,有九份是高颖弹劾温玄宁,说他立场暧昧,同中州那些狼子野心的叛将瓜葛不清,请求皇帝陛下予他处置权,将温玄宁就地罢官,押解进京。

沈昭统统不理,将奏报扔到了一边。这一回扔的力气太大,奏报直接越过书案落到了地上,被瑟瑟捡起来,翻开一看,半天没言语。

沈昭见她颦眉,不由得兴致上来,将毫笔搁下,问她:“你有何看法?”

瑟瑟摇头:“太不客气了。上奏里就叛将长叛将短,可见这位高大人在中州是何等颐指气使。那里寒风苦雪,将士们镇守北疆本就艰难,这在京中养尊处优惯了的天子近臣一去就这么高傲,我若是中州守将,就算本来没有造反的意思,我也得反给他看。”

沈昭道:“他是东宫旧臣,向来与兰陵姑姑势不两立。如今总算熬出头来了,自然得端住这个身份,显出他有着旁人没有的忠心。”

瑟瑟一哂:“我看也未必吧。他当初要真跟母亲势不两立,那为什么还要让自己的儿子和玲珑结亲啊?母亲再跟父亲和离,我和玄宁也姓温啊,谁敢说温家跟兰陵公主府半点关系都没有。无外乎当初是看母亲势头正盛,觉得你未必是对手,想给自己多留一条后路罢了。”

沈昭神情寡淡:“人性如此,我心里一直都是有数的。从前艰难时,自始至终站在我身后竭力辅佐,忠心不二的寥寥无几。等大局已定,该论功行赏时,反倒也是他们安安静静,从不邀功。瑟瑟,我留着高颖,一来是因为他立了些功劳,二来是另有用处。你很快就会知道……”

话音刚落,内侍快步进来禀,说是中州有新奏报来了。

沈昭让呈上来,冲瑟瑟笑说:“我看没准又是告状的,你说高颖天天在背后乱嚼舌根子,玄宁到底知不知道啊?”

瑟瑟正一肚子火,想护护犊子,可一瞬突然意识到,高颖之所以这么频繁地上书告状,是因为他只能如此。

高颖离京时,沈昭借口调用云州守军,压根就没派给他多少兵马。而如今虽名义上是他和玄宁同时率兵前往中州封赏犒军,但其实高颖就是个摆设,真正握有实权的玄宁。

所以,高颖在奏折里这么义正言辞,可能在中州压根就没有人正眼看他,玄宁手握重兵,想要拦截这告状的奏折轻而易举,可他没有,由着高颖折腾,说明压根就没把他当回事。

难怪刚才沈昭调侃“玄宁到底知不知道”时语气中带了一丝丝的同情,瑟瑟也开始同情这老家伙了。

但随即又生出些疑虑:“阿昭……你这样,真的不怕玄宁和中州守军他们联合起来,起兵造反?毕竟……”

沈昭掀开奏折的手微顿,抬眸看她:“瑟瑟,我瞒了一些事。你父亲到了长安,想见你母亲一面,被我给扣下来了。元祐有了身孕,在御史前往云州宣旨的时候,我顺道让人把她带回了长安,秘密安置在宫外,连萧太妃都不知道她回来了。”

他微微一笑:“所以,我相信玄宁。徐长林许诺给他的东西再诱人,那都是虚无缥缈的,比不上父母妻儿的性命的。”

“你不要怪我利用你父亲,毕竟,我连自己的亲妹妹都利用了。这是我的手段,我希望你能学会了。因为我看了淮关的战报,徐长林太厉害了,以弱迎强,却逢战必胜,完全承袭了舅舅当年的打仗天赋。再这么下去,只有一条路,我御驾亲征。”

瑟瑟抓紧了裙纱的手倏然松开。

沈昭眼中柔情缱绻,话却格外冷硬:“你现在明白了吧,想要当一个好皇后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你念几本兵书,勤勉上进就能做到的。要有手段,必要时也得狠心,只有狠得下心才能控制住局面,才能令百官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