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高平陵(7)(第2/2页)

嘉柔难得听他也会好言相劝别人,一时间,只觉血气上涌,心中激荡着一股什么,忍不住扯了他衣袖:

“卫将军,我兄长今日还京。若他真有异心,或是跟大将军谋逆之事有勾连,断不会回来的。”说着竟不觉跪倒,哀哀看他,“请勿要害他。”

桓行简不耐烦把衣袖扯回,振开她手:“你跑出去几日也不走,就为这事?”

嘉柔十分坦然:“我那日去看东市行刑,心里害怕,因为我知道兄长跟大将军渊源颇深,我是真的怕他一回来,就要治他的罪。”

“调他回来,是朝廷正常的人事变动,你以为什么?刘融谋逆,定罪的是有司,不是我,也不是我父亲,你跟我哭什么?”桓行简讥讽地瞧着嘉柔,“太初的性命在于他自己,不在别人,我看你操心操得实在过满,太初待你,有这般深情厚谊吗?”

嘉柔徐徐摇首,也不争辩:“你自然不懂,你双亲俱全,兄友弟恭。我自幼没了母亲,父亲生性萧散纵情江湖并不能常见。我长这么大,不过寄居两处,一是洛阳夏侯府,一是凉州刺史府,对我好过的我自然都记在心里,至于彼此之间谁多些谁少些,我并未细算过,也不想算。”

寄居二字,她说的平淡无奇,没有自伤自怜的意思,桓行简无奈把她慢慢扶起,语气很轻:

“你小姑娘家,天生一段痴骨。不过果然没算,怎么不把桓府加上?”

“太傅位高权重,满朝之上,独他一人,”嘉柔脑子依旧清醒无比,焦渴地看着他,“卫将军,你刚才说我兄长的性命在他自己,只要他是清白的,就不会有性命之虞对吗?”

“对,”桓行简冷哼,“你要是肯留我身边,我保他,如何?”

嘉柔顿时语塞,桓行简从她袖管里拉扯出帕子,替她抹了泪。这一幕,被裹着一身风尘之气的夏侯至看在眼中,随即皱眉。

几人相见,嘉柔泪痕宛然,竟莫名有些局促。桓行简波澜不惊的:“她听说你来,又不见你的夫人,先伤心哭一场了。”

夏侯至神情微有哀戚,隐而不发,温和对嘉柔说道:“你姊姊的身体你是知道的,她去了,省的受疾病之苦未必不是解脱。”说着命人带嘉柔去重新礼妆。

只剩他两个,夏侯至并无多少会客的心情,直言不讳提了:“萧辅嗣的事我已有听闻,我既回京,柔儿的亲事也该再重新定夺。荀家有几个少年郎,正该婚娶,我会托人去问。过两日,我把柔儿先接回来,在你家中叨扰实在太久了,阿媛若不肯,来我府里住段日子也无不可,你以为如何?”

院中薰风习习,吹得人衣袂飘然,桓行简默不作声听完,眉目一抬:

“你说这话,客气了。不过不必,她日后就住桓府了。”

好似碎子投池,夏侯至眼中有了涟漪:“你这是何意?”

桓行简掐了片柳叶,轻轻揉娑,坦坦荡荡跟他挑明道:“无他,她在我家中我和阿媛都已习惯,我想要了她。”

夏侯至一时间没应声,半晌,眉宇渐渐蹙起:“子元,我实话告诉你,你若肯娶她为妻,尚有余地可谈。可要是只做妾室,我不能替她父亲答应你。姜修虽一无功名,二无家世,膝下独女还是要正经嫁人的。”

桓行简亦不客气:“你觉得荀家都是荀奉倩是不是?还是除了荀家,萧辅嗣,哪家里有这样只重颜色的子弟?”

“柔儿除却家世,无一样不好,”夏侯至十分较真,眉眼间却是掩饰不住的倦色,“总之,我不能答应你,他父亲托付给我,我不能负人。”

“她已怀娠,我会跟她父亲去书的。”桓行简淡之又淡地把话一说,抬起眸子,对上夏侯至吃惊又随即闪烁着愤怒的眼眸,神色平静,“绝色佳人,情难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