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元姬+杨艳(第3/3页)

孙权也是一样的存了些祭品,存了几只羊和两坛武昌鱼,用荷叶覆盖封口,压上装了碎石头的布袋,完全是。他本来还乐于卖掉给自己腾点地方出来活动,自从看到汉朝那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的状态之后,就觉得还是有祭品的好。先囤积一些,以免以后断粮了太凄惨,只能靠自己种植的东西果腹还不如不吃饭呢。孙休也是一样。

“其实我可以去打猎。”孙权根据祭品和祭文判断出吴国、孙皓现在的状态也就……那么回事吧。眨巴着棕绿色的大眼睛,分外忧伤:“不能打猎太难过了。有肉店地狱为什么没有猎场地狱呢?”

回去给阎君写信:阎君您好,我孙权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和老虎豹子摔跤。肉店地狱里的罪鬼本身也要挨打,何不把他们变成虎豹,有还手之力打起来更过瘾,还可以涨价。

阎君回信:以阅。据我同僚说他们收到过你大哥的同样提议,这件事不可行的原因在于虎豹的魂魄比人的魂魄难抓,狱卒够难了,提鬼魂远比提兽魂容易。

孙权知道他们说的没错,心里更难过了。

刘欣原本看他不觉得怎么样,在他开始忧郁之后,觉得这绿眼睛真好看。

关羽来看望大哥,甄姬来看看儿子,都是固定的事,三年一次。

有过了几年,时间对于帝镇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人不会老,也只要装模作样的缴税就好了,之用按照生前定下的赋税上缴自己种地的收成而不是陪葬品和祭品,也就是几斗谷子、几筐芋头或者一垛大白菜,或者是以丝绸抵税。

扶苏:“你今年只种了大白菜吗?”拿二十颗大白菜缴税可不合理。

张春华点头:“我第一次种东西,打算炖豆腐用,我”

司马昭捏了一个马蹄金出来:“够多吧?”

扶苏:“不要陪葬品和祭品。要是什么都没种,不用交税。今年我替你交,明年好歹种一陇地的麦子”不能因为日常吃我种的米面就在自己家里只种菜啊。

王元姬捧了一匹素娟出来:“焉能让母亲缴税?我今年总共才织了两匹娟,这一匹算我们俩的。”

司马昭大为感动,并决定从现在开始,去摘桑叶时再也不找借口推脱了!

摘摘摘!

明天就把地开出来!

没有耕种的孙权父子和司马懿表示,哈,还得缴税?意料之中啊!

切了一颗大白菜,拿里面较嫩的部分铺在锅里,上面放上切成块的豆腐,切一大块祭肉,铺在豆腐上面,放上一些调料和盐和酱,浇上一碗醪糟,用一碗清水把盐酱和醪糟都冲开,开始炖。

大白菜浸在油汤中煮的软烂,吸饱了肉味,还能防止煳锅底。豆腐在肉和白菜之间属于绝配,小火慢炖,长时间的烹煮煮出了蜂窝眼,吸收了两种味道,清香又丰满。肉没浸在水里,却被蒸汽染上了白菜的清甜,豆瓣酱放的不多,淡淡的豆瓣酱让味道更有层次感。醪糟既能增加甜味,也能添加淡淡的酸味和酒香。

刘盈左手木料右手刻刀,被扶苏揪着袖子带过来,趴在桌子上继续刻木料。

刘庄怅然:“以前为了开胃,还要喝些酒,观赏歌舞,吃些凉菜。”

曹丕:“总不如坐在这里,等着菜熟更开胃。”饿了!

刘彻表示同意:“你们几个别在这儿干坐着,去磨面,不磨面我拿什么烙饼?扶苏,有空把你家的石磨修一修,现在磨的不如原先细。”虽然吃的大部分是买来的极细腻的顶级好面,但偶尔也吃吃本镇产出的麦子,磨面比种地还累。

坐在这里饥肠辘辘的闻着香气,等着烹饪结束,饭菜上桌是不是很难过?

是的。但就是不想去磨面。

……

司马炎的妻子,司马衷的母亲,晋朝的皇后杨艳在两年前刚力排众议,给儿子娶了贾充的女儿贾南风。贾充就是那个力主干掉曹髦,并对畏缩不前的将领说‘主公养你要有用’的大臣。

她死在司马炎怀里。史书记载为‘膝上’。

死前把事情安排的明明白白,给儿子联姻到了重臣家里,选了一个脾气大能弄权柄的女人当儿媳妇,帮衬自己儿子。又怕别的女人当了皇后对儿子不利,哭着求司马炎一定要立自己的堂妹杨芷当皇后,不可以立别人。

都安排好了,这才肯死。

死后到了地府,祖宗们问她司马衷现在又长了几岁,他蠢不蠢?

杨艳很生气:“我儿子很好!很聪明!”

我儿子憨厚可爱,最惹人疼,谁敢说他蠢!

…又过了四年…

羊徽瑜死后,鬼差问她要不要去帝镇和司马师住在一起,她沉吟良久,自忖先王和夏侯氏的关系更好,自己既无子,又没那么亲昵,不如不去。“我不去了,请你替我送一封信。”

不去是不去了,那也把话说清楚,他们恩爱夫妻好不容易重逢,可我也是妻子,我若去了,未免尴尬。他拿我做妻子还是做妾看待?我是自行退让还是等他下命令?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