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投毒案!(第2/2页)

1995年3月9日,王雪父母带王雪到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门诊,李教授接诊后,告诉王雪的母亲‘太像60年代清华大学的一例铊盐中毒病例了’。但是由于王雪否认有铊盐接触史,并且协和医院不具备做该项化验的条件,协和医院没有进行铊中毒的检测。

1995年3月15日,她的症状加重,开始出现面部肌肉麻痹、眼肌麻痹、自主呼吸消失,王雪住进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协和医院按照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神经根神经炎诊治。

协和医院对王雪进行了多项检测(包括艾滋病病毒HIV,脊髓穿刺,核磁共振,免疫系统,化学物质中毒,抗核抗体,核抗原抗体和莱姆病等),但除了莱姆病以外,其它项目的化验结果皆为阴性。

1995年4月10日,王雪的高中同学、上海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当时将这种不明的病症翻译成英文,通过互联网向Usen发出求救电子邮件。之后收到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回信1635封,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回复认为这是典型的铊中毒现象。

由于互联网上的回信怀疑是铊中毒,当王雪父母得知上海市职业病卫生防治所可作做铊中毒鉴定后,在一位有良心的协和医生暗中帮助下,取得王雪的尿液,脑脊液,血液,指甲和头发,于1995年4月28日来到上海市职业病卫生防治所进行检验。当天,即出具了检测报告,认为王雪为两次铊中毒,第二次中毒后王雪体内铊含量远远超出致死剂量,并怀疑有人蓄意投毒,同时建议服用普鲁士蓝解毒。

王雪开始服用对症药普鲁士蓝,服用当天,血液中的铊离子浓度开始下降,一个月后,体内的铊被排出。

但是,由于铊离子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太长,王雪的神经系统遭到严重损害,视觉几乎完全丧失,肌体功能也受到严重损伤,不久去世。”

下面还有不少资料,但是苏白看着看着皱了皱眉,他忽然想起了近几年发生的复旦投毒案,似乎和这个有着很类似的情节,都是靠这种对人体具备强烈伤害性的物质做毒源,谋杀的也都是学生,而且,两起案件的凶手也都没有告诉警方或者医院受害者到底中的什么毒,让被害人错过了最佳的解毒时间,到最后,彻底死去。

复旦投毒案那个更为过分,凶手是同寝室的室友,但他几次进医院去探望被自己下毒的被害者,却什么消息都没透露,等于是看着被害者一步一步滑入死亡的深渊。

苏白在这份文件里的几个关键出场的人物名字上画了个圈,然后翻着翻着,文件里落下了一张照片,是死者王雪的照片。

然而,看到这张老旧照片时,苏白的手忽然僵住了,

这照片上的人,

怎么是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