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2页)

虽说廖逊官职不高且没有什么实权,但在皇上眼里有着无足轻重的位置,所以谭盛礼任国子监祭酒是很有可能的。

想趁机讨好谭家人的不在少数,胆儿大的问候谭盛礼,聊两句后心里不得劲,识趣的退开,然后不知怎么就凑到谭振兴跟前去了,他们看谭振兴的眼神透着奉承,换作以往谭振兴早鹏找得侃侃而谈了,今日却小心翼翼许多,与人说话也不敢敞开了嗓门。

可称赞他的人实在太多了,他面上极力端着,心底早乐开了花,时不时冲乞儿挑眉,显摆自己的能耐。

角落里,默默看着他像只斗胜的公鸡炫耀自己的乞儿扶额,得亏谭盛礼和廖谦在别处聊天,否则冲着谭振兴这得瑟的性子,回家后恐怕免不了罚,在谭振兴又投来得意的视线后,乞儿忍不住了,“振学哥,要不要过去提醒两句?”

物以类聚,据他观察,围绕在谭振兴叽叽喳喳聊个没完没了的多是别有用心的读书人,谭振兴得意忘形怕是给蒙蔽了。

“不用。”谭振学无奈,“提醒了这次还有下次,总得让大哥自己看清楚。”

以前赴宴,谭生隐时时盯着怕出乱子,这次他们没管,任由谭振兴和那些人聊……结果就是有人约谭振兴去青楼听曲被谭盛礼听着个正着……

读书人做事爱给自己找借口,寻常人去青楼是寻花问柳,他们去就是听曲吟诗,还搬出李太白喝酒后诗兴大发,而他们诗兴大发则在听曲后,理由正当,谭振兴不疑有他,当即应承下来,要不是注意到谭盛礼在边上听得认真忙改了口,回家后屁股恐怕又得开花。

饶是如此,谭振兴也胆战心惊了好几日。

确认谭盛礼没有秋后算账心才落回到实处。

这日,谭盛礼去城郊祭祖,告诉祖宗他们高中的好消息,完了李家探望了李老头子,有李家人在,祖宗坟前没有年年荒芜,谭盛礼不甚感激,送以银两答谢,李老头子不肯收,说是父辈叮嘱,他不过完成父亲交代的事儿罢了,不敢居功,老头子没收钱,反而赠了好些茶叶药材,不值钱,但看得出来是李家最为贵重的礼了。

“我就是个普通老百姓,朝廷的事儿我不懂,但我祖父说,百姓能有过安稳日子,都是托谭家帝师的福。”李老头子道,“百姓过得好是朝廷的功劳,朝廷好是皇上的功劳,而皇上好是老师的功劳,比起帝师为百姓做的,我做的太微不足道了。”

“祖父说生前没有对他说声感谢,生后不该忘记他啊……”

走前,谭盛礼弯腰,敬重地向老头子行礼,“李家照拂,我谭某感激不尽。”

“应该的,应该的啊。”老头子躺在床上,欣慰地摆手,“你们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