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回 诬双亡辰巳遗假书 询故事政元疑名画(第3/4页)

且说巽那夜很快离开药师院村,寻路隐迹,走了数日到达浪速,在客店住下。在这个码头虽无相识的亲友,但此地是鱼米之乡,容易谋生。他想幸而我从神童那里学到一手好画,满可以糊口,便没剃月牙头,改名为竹林巽风,在额顶的头发长长之前暂且住在这里。秋季很快过去,冬天已经到来,坐食山空,盘缠已经用光。他不得不打开包袱,把抢樵六的衣服拿出来,托店小二去卖,又得了二三两金子。可是这也花光该怎么办呢?他心想先画些屏风画赚点儿钱,于是便购置纸笔画具,画自己最得意的虎。但不知为什么,过去学的画儿都忘了,比未学之前画得还拙劣。他心想是否我的心糊涂了,又重新画。不仅是虎,连十二生肖的兽和山水草木,无一画得像的,犹如小儿涂抹的一般。所以他心里非常焦急,把画儿撕了,团作一团扔掉。然后他歪着脖儿,袖着手,冷静地想:“日前我的画儿突然长进,可以说不愧为名笔,那恐怕是那个奇怪童子的幻术,使我眼花了。那么带到这儿来的那无睛虎的画轴,恐怕也不是金冈之笔,没什么价值。因为发生的事情过于奇怪,使我心里也没了底儿。会不会是白纸呀?”他起了疑心,十分不安,便把那画轴拿出来悄悄打开。他擦了擦眼睛,把画儿放在墙上,横看竖看,怎么看都是古色古香的名画,比原来一点儿也没变。他心想:“有这幅画就够我快乐地过半辈子,若卖给爱好古玩书画的有钱人家,不难换取八百两金子。”他很心急,便与逆旅的主人商议,可是店家说:“这里昔日虽是难波都,而如今变成了偏僻的渔村。即使有爱好书画的,谁能辨别出是玉是石?那画中的虎有目无睛,恐怕认为是漏画了,即使贱卖孰人肯买?”巽风听了大失所望。他想把那虎眼睛加上个眼珠儿后再拿给买主看,可是又一想,如不遵守那童子的告诫加笔点睛,倘若那虎跑出来伤了人,则弄巧成拙,后悔莫及。这事情非同小可,该如何是好?正在他犹豫不决之际,京师的一个古董店的老板,名叫禄斋屋余市,为了做生意,来到这个码头,从昨天住在这个客店里。听说巽风要卖金冈之虎的画轴,便让店家介绍与巽风见面。余市看了那幅画后说:“这无睛之虎的画,曾听故老讲过,倘若是真笔,实是世上的无价之宝。大概您也曾听说,东山将军〔指义政公〕 ,嗜好茶道,时常需要古书古画。听说最近还在征购旧的和汉名画中的禽兽,所以小可的同行,通过各种渠道献上了不少幅各种名笔的古画,但都没被看中,给退了回来。小可这些年常出入西阵的管领家〔指政元〕 ,那里有什么需要的东西都是经过我的手。这次也是奉那里的家老香西大人的秘旨到这里来,看这里的寺院有无古代的名画可买,不料与您相遇,找到这一幅画就够了,已无须再到他处去涉猎。因此请您同小可回京师,通过我的手献给主上,如能看中,则是你无比的造化,价钱可以随便要,您看如何?”他这样一吹嘘,巽风喜出望外,毫无异议。次日清晨天刚亮,二人便起来吃过早饭,付了店钱后,巽风带着那轴画同余市去京师,暂且住在余市家。巽风把日前那童子对他讲的那金冈之画的来历,详细写好附在画上,次日交给了余市。余市接过去急忙穿好裙裤,腰间带上把刀,去到政元邸中的香西复六府,送上厚礼求见,说有幅名画想烦请呈管领过目。复六看过画问:“画主竹林巽风,现在何处?”余市答道:“那人想卖此画,从远处来京,现住小可之家。如有垂询之事,将他领来甚易。”“那么他日听信儿,画轴且留在这里。”余市听了觉得很顺利,便接连叩头说些讨好的话,告辞回家。

这且不提,却说京师管领政元,前些时将犬江亲兵卫扣留陪着他聊天,便与德用、坚削等疏远,不再召见他们。德用也因为比武失利,没脸见人,托病躲在家里不敢露面。如此藏着自然非其所愿,想报此会稽之仇又无机会。这时雪吹公主在初冬因感风寒又犯了老病,针灸和医药都不见效。因此服侍公主的侍女们商议还想请德用和坚削师徒来做祈祷。禀奏政元后,政元不得已又把德用和坚削找来,发给他们诵经的费用,说:“你们要用心施展佛法,以便使公主早日解除病苦。”于是德用和坚削又得以出头露面,在公主卧室的附近诵经。政元在德用走下法坛时,便将他召至静室,问公主病的轻重和什么时候能见效。德用又得到了进谗言的机会,便说:“公主之病不是忧郁症,而是相思病,设坛念经很难奏效。”政元听了惊讶地问道:“她在想谁呢?”德用说:“公主的意中人,不是别人,是久留在这里的那个美少年。请恕臣僧冒昧直言,自从主君让那个少年做陪话之人后,不知何时被公主偷偷看见,便产生了思慕之心,真是太不应该了。”他这样诬陷,可是政元犹如没听到一般,把话叉开谈别的。德用见说了没管用,其后又诽谤亲兵卫,专提那件事。政元忍耐不住,勃然变色道:“你不像个出家人,有什么证据告发闺房的秘事?我因爱亲兵卫的文武之才找他来,在闲暇时同我聊天儿,并未至男女杂居的程度。况且那亲兵卫虽然年少,却是个懂礼仪的武士,连我对他都得敬之,有病的公主岂能偷偷看到便思念他?倘有此事,我便招亲兵卫做女婿,将所领的国郡分给他,这是我所希望的。你不要随便乱说。”德用受到叱责,羞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反而怀恨主君。

这时一个近侍从隔壁房间走来禀奏道:“犬江亲兵卫应召前来拜见。”政元便让德用退下,另与亲兵卫进行面谈?如平素一样谈文论武。在进入佳境时,政元说:“最近东山将军征购古画,有人拿来巨势金冈的画虎一幅给我看,把那幅画的来历也写给我了,其言都是怪谈,难以置信。你文武全才,有博识之名,我想请教你定能疑云顿开,所以又把你请来了。世人相传昔日巨势金冈奉诏画马,那马每夜出来啃胡枝子的门木,不知外国是否有此怪谈?我想这是好事者为了把画说得神乎其神而这样写的,而好奇者又不加思索传做故事。连用石木做的古佛、菩萨显灵之事都多不可信,更何况画像不过是纸中之墨迹,画在表面则背面没有,画在背面则表面不见,其身本是半体者,说其有灵能跑出来,岂非是胡言?但想请问是否还有他故?”亲兵卫听了说:“臣年幼寡闻,不该谈论人所不知的特别稀奇之事,但是既蒙垂询,不说则似乎不敬。巨势金冈生于光孝天皇末叶,姓纪氏,讳圆深,号普天子,又名朝日阿暗梨。在宇多天皇的仁和四年奉旨为宫廷的拉门画过鸿儒像。有的说金冈是从五位下采女正,与其三个儿子相览、公忠、公望等一同受业有佳声,见之于《金冈传》,传中未提画马之事。大概因为他是画圣,便出现了这样的小说。有的说他在古庙中画的马,每夜有鬼骑着跑出来,这个怪谈大概见之于《兔路今昔》小册子内。古物有灵不能分画像或石木铜像。对照汉籍想一想,北齐杨子华所画之马,每夜能身动长鸣有奇异,所以人称之为画圣。还有在唐太宗时,李王献所画之羊(1) ,昼则出栏外吃草,夜则卧在栏内,人不晓其理。僧赞宁曰:此乃用幻药之所画者也。南海之倭国〔此处所说的倭国是今之琉球。沃焦山见之于《山海经》〕 有蚌泪,和色着物,昼见而夜隐。沃焦山之石粉,和色染物亦能昼见而夜隐,此不足怪〔《海外记》〕 。此两件奇谈可与贵国人所说金冈所画之马同日而语。另外唐山之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的四条龙,未敢点其睛,他常说点之可能飞去。人们无不笑他是瞎说,僧繇不得已点其一,须臾便风起云涌,雷霆将壁击倒,其中之一龙驾云上天便不见。据说未点睛之三龙今尚可见,仍在那寺中〔《水衡记》〕 。这也可与据说是金冈所画之无睛虎同年而语。此外顾长康多画人物,但都不点睛。人讶而问之,则答道:四体妍媸,本无妙处,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之中〔《名画记》〕 。这些与张僧繇之用心不同,因此能足以说其事是真的吗?其他名画,如唐之阎立本和江都王〔李绪〕 、郑虔、王维、王墨等数人,皆有传神之妙,不遑枚举。其中之一大奇,是在元人南邨之《辍耕录》〔卷第十一〕 中,有温州监郡某所画之一女图,与新监郡之子结为夫妻之事,和在杜荀鹤的《松窗杂记》中所载,唐之进士顾愿与画中之美人真真交媾生了一子,后画女归绢屏风上,画中又增添了一子。原文很长不能详述,但如对照原文是不会错的。这些事是说不出道理的,但有其事,所以便有详细的记载。孟子说,如尽信书,则莫如无书。然而世人之心,因物而钟情,情极则不能无惑。是以在三伏之夏日,观名画之雪山,则感清凉而忘了暑热;在严冬之霜晨,观名画之花鸟,则可夙生春意。近日有人咏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