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魏征(第2/3页)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句话君臣对话,虽然千古流传,但是说到底,无非是一种历史表面现象的意淫,只是愿意这样意淫的人太多了而已!

不过,魏征一开始,也不是这样的,想必此时,他也不会把自己定位成这种让君忌恨的这种纯臣吧,张宣凝如此想着,就听见外面有人传告:“主公,魏征来了。”

“魏先生请进。”张宣凝不至再多想,急忙快走两步,出了书房,再见得魏征,果然身材修长,一身青衣,神色淡淡,张宣凝连忙笑着,走下台阶,拱手作礼说着:“魏先生远道而来,我竟然不能远迎,还望魏先生宽容。”

其实作为未来的主君,作为一个掌二郡的总管,能够降阶而迎,已经是非常难得的荣耀了,这时魏征也没有日后成为五家姓奴,而不得不作那种纯臣的习惯,连忙上前跪倒:“魏征拜见总管。”

“魏先生是天下名士,快快请起。”张宣凝连忙扶了上去。

二人进了书房,谦让了一阵,按宾主入座,侍女献上香茗,然后便纷纷退下。

张宣凝开口:“魏先生,闻您才学甚厚,还敢请教,不知道何所谓明君和暗君?”

一到来,就问这个问题,魏征倒是一呆,不过他稍一沉吟,就回答的说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

这些其实也平常,张宣凝点头称善,说:“就凭魏先生一言,就可以知道圣上为什么困于江都了,你可知道,圣上连遣人马,攻打杜伏威和李子通部,但是却已经屡次失败。”

对这件事情,魏征当然明白,叹息的说着:“圣上不能剿得杜伏威和李子通部,就是坐困江都,令不出城,虽还是皇帝,实已失了天下!眼见如此,天下知机者,都知大隋气数将尽了。”

其实他愿意出山,也是看清楚了这点,不然不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是不考虑投靠造反一派的,这也是很明显的事情。

“魏先生,大隋得国之易,千古第一,失国之易,也是如此,这是什么缘故呢?”张宣凝就直接问着,这时,已经是大业十二年十一月,一些真正知机的人,已经开始把隋炀帝定位在失国的地位上了。

“文帝之所以登基,是凭借外戚的尊贵地位,趁主上年幼而夺之,正因为得国容易,没有经过血战,更没有经过清理,所以原本宗室、旧臣,都心怀不满和惋惜,因此,实际上天下并没有归心。”

“文帝用人方面也有失误。对山东士族既用又防,罢、贬杀很多,鲜有终其天命者。增加了离心。不久,王谦和尉迟迥等谋反,这就是明证。”

“北方贵家,都排斥汉人,热衷于胡化。文帝一上台后立即恢复了自己的汉姓,停止了胡化,力行的汉化,对反叛旧臣、豪强大吏(胡人世家),诛夷罪退,毫不手软。包括对自己夺取帝位有功的人,因此实际上北方贵家,都已经共同排斥于它。”

“虽然文帝英明神武,内修制度,外抚四夷,崇尚节俭,勤理政务,物产丰盛,但是世家贵门,实已经密谋推翻了,圣上能够上位,也无非是世家贵门的支持,以期宗室内乱于天下,等圣上杀父杀兄登基,就失了人子之望,又三征高丽,大开运河,也乱民四起,到此不可收拾。”

“归根到底,实是当年得国不正而留下的祸端啊!”

魏征也不矫情,直是而谈,这一大段,信口而出。

张宣凝先是一怔,越是听来,心下越是吃惊,到了最后,不禁目中生光,说实际的,他本来对魏征并没有多少好感,毕竟历史上,他干的事情,早年就是五家姓奴,中晚年无非就是一场戏,真正是和李世民,二个演员一场戏,各取所需,大部分集中到对人君和品德上劝谏,而非天下治理上有所作为,直为了在历史上博得一个好名声,让后世无知的人崇拜一下。

但是现在看来,还真是国士!眼见纵论天下,是非得失,那种飘逸潇洒,英姿勃发的神态,不禁大起怜爱敬慕之心,心中定位立刻就不一样了。

虚行之也算是一等一的人才,但是相比之下,到底还是此人胜出,果然历史上留名青史者,都毫不简单啊!

当下就说着:“魏先生所说,让我顿时大悟,魏先生真是国士也,是否来助我?”

“总管美意,臣怎敢不同,臣魏征,拜见主公!”

“魏先生快快请起!”张宣凝连忙扶了起来,心中思考应该给什么官位,就在这时,外面有人快步进来,满脸喜色,禀告的说着:“禀主公,建安城已经攻下,贼帅郑文雅被斩杀,而林宝护投降,郡中已经大体平定!”

“啊,如此之快,快快仔细禀告而来!”张宣凝顿时大喜,说着。

来使也是满脸喜色,一一快报,原来十月中,周奉、冯远定、丁兴邦三人,各率三千军,攻入建安郡,陈长林率水师三千策应其中,所到之处,闽县、南安县、龙溪县就纷纷响应,少战一下,就落得三军手中。

三军联合进攻建安城,经过十日,内应在,城破,郑文雅被斩杀,而林宝护投降,而斩杀郑文雅的,却是周奉部下的一个小兵。

“甚好,甚好,都表现的不错,李百药呢?”

“禀主公,李大人还好,上表愿意归降主公,这是表文,让我一起带来。”

“甚好,甚好,实是大好,立刻按照军功赏赐,恩,林宝护愿意投靠我军,就先授千人统领,带余部到会稽,恩,命李百药立刻来见我!”顿了一顿,已经有了主意:“魏先生,我就任命你为建安丞代理,只等郡内平定,立授正职,如何?”

“恭喜主公取下建安郡,主公一见我,就委于重任,臣真是惶恐之至,只是臣本是不入流之官,初到就晋升如此,实是不敢当,李大人是本是建安丞,臣愿意辅助于他,如此,臣才敢受命。”听了这话,魏征也不由一阵晕眩,建安丞啊,在没有太守在,就是一郡之主,虽然有个代理二字,但是也实际上差不多是凭空跳上十几级了,真是飞黄腾达,不过,他毕竟已经三十六岁,老到经验了,不想在体制内竖敌,当下就推辞的说着。

现在才二郡三郡,因此太守其实是不必的,可以直辖,等日后有了五郡,就要开始设太守了,只是那时就要称王,索性一起办了。

本来张宣凝的意思是,李百药调为永嘉郡郡丞,而魏征任命为建安丞,日后先升为太守,再调入中央,现在给他这样一说,他也觉得自己莽浪了一些,提拔的太快,当下沉吟了一下,说着:“那任你为郡主薄,先辅助李百药,恩,李百药也先不必见我,先平定了郡内政治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