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王商被弃野人岛 王猿得遇万年僧(第2/4页)

这些野人干跺脚,追不上了。那个母野人还挺有感情呢,眼望着王商远去了,坐在地上连哭带嚎。小王猿不懂事,在旁边眨着眼睛看看,他知道那是他的亲人,但叫不准。就这样王商被救走了。这个母野人坚持着往下活,抚养小王猿。王猿九岁时,母野人因想念王商一病不起,死在山洞里,野人们把她抬走了,就剩下王猿了。王猿慢慢成了头子,野人们都听他的,他照样领这帮野人采果子,度时光。

王猿十二岁那年,也该着有事。这一天,晴空万里,从海上来了一只独木舟。这独木舟就是一棵大树,树头树根剁去了,剁了树皮,从当间一分两开,在里头挖个槽就可以坐人,外边刷的桐油。独木舟上坐着一位上年纪的老僧,他身材高大,新剃的脑瓜在阳光下反着光。别看他年纪大,可神采奕奕,精神饱满。他两条腿劈开,不用摆船的,不用掌舵的,运好气功,凭两条腿推着独木舟自如地往前进。他抬头瞅瞅野人岛的风景,赞不绝口:“啊!真是世外仙山,桃源圣地,大好了!如果能在这修座庙宇,将来安度晚年该多好啊。”他心里一动,决定上岛看看地形。他是谁呢?他是海外金礁岛一位出家的老和尚,江湖上人称万年古佛空空罗汉。在宋朝时,练武术的分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这十三派当中有个海外派,空空罗汉就是海外派的教主。他经常带着弟子到海外去,目标是赶奔天都国。据说天都国就是印度。此外,像爪哇、苏门达腊、南洋群岛等,凡是有僧侣的地方,他全去朝拜,他会好几个种族的语言。因为他常在海外游历,听说有个野人岛,这地方最好,但始终没去过。今天他从海上飘流到此,为了看地形,他的独木舟靠了岸,大和尚迈步下来了。他围着岛转了半圈,好地方!太好了!真是赞不绝口。这里距大陆不远,坐船两三天就可以到达,顶多十天就可往返一次,运送粮食和物资也不费劲。他边想边往岛里头溜达,没想到找到那个山洞了。他用鼻子一闻,一股腥臊味儿,开始他以为是野兽洞,就闪到洞口,往里扔块石头,什么反应也没有,老和尚决定进去看看。他进去一瞅,烂草、树叶、野果子堆得到处都是。他明白了,这里有野人居住,不然怎么叫野人岛呢。他想必须快快离开这里,免得找麻烦。他赶紧往外走,刚到洞口,王猿领着一帮野人采果子回来了。他们哪见过这种装束的人啊,秃脑袋,穿着又肥又大的袍子。王猿“嗷”的一声叫,蹦起多老高来,野人们全拿出拼命的架势,毛都奓奓起来了,牙也龇上了。王猿一纵身直奔万年古佛。老和尚一看深感奇怪:这是人呢还是猴呢?再不是什么怪物吧?我非得现绝艺将他抓住,看个究竟,然后把他捎到我的庙里去,让我的弟子徒孙们也开阔开阔视野。

空空和尚往前紧走两步,冲王猿摆了摆手,意思是叫他过来。王猿长这么大,除了他爹之外没接触过人,他对眼前这人就产生了敌意,眼珠子一瞪,嗷嗷直叫,“噌”地一下子就蹿过来了,伸出手来就抓;与其说是手,不如说它是爪,手指甲壳就像五支杆钩似的。空空和尚往旁边一闪身,他一巴掌抓到岩石上,就听稀里哗啦,把石壁抓出五道沟来。空空和尚想:这还了得!这要是抓到人身上岂不得骨酥肉烂,我还得小心些。

幸亏空空和尚会点穴之法,出其不意,“啪”一下子把手正点到王猿的穴道上,王猿有天大的能耐也动不了地方了。那些野人全愣住了,还没等往上扑呢,空空和尚把王猿往胳肢窝一夹,飞身离开洞穴,迅速跑到海边,上了独木舟。

就这样,王猿被带到海外金礁岛的大佛寺。和尚们一瞅,老方丈带来个什么怪物,真有意思。开始时万年古佛把他关到笼子里,到时候喂他吃喝,告诉弟子徒孙不要伤害他,要表示友好,让他跟人贴近。别说王猿,就是一般的野兽,像狮子、老虎等经常有人驯它,它的烈性也会改变。随着日月消磨,王猿逐渐跟人产生了感情,老方丈把他从笼中放出,和他同吃同住,教他穿衣服,打手势,慢慢教他说话。王猿的爹本来就是人,再加上耐心辅导,他逐渐会说话了。万年古佛这才发现,这孩子天资聪明,一教就会,就有一样,兽性难改,一时看不住就到处乱蹿乱蹦。没办法,就得让专人看管他,甚至万年古佛也是跟他左右不离。老方丈想:这孩子究竟是怎么个出身呢?早晚我得摸清楚。

又过了数载,经过多处走访,他去了福州三四次,终于把王猿的底细摸清了。因为王商回来了,他能不跟家里人说吗?一开始他抹不开,只说了怎么到的野人岛,怎么逢凶化吉,其余的事只字未提,可是架不住空空和尚老去找他追根问底,王商没法,只好向他吐露了实情。空空和尚一笑:“你现在有后代,他就在贫僧的庙中,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你的骨血,你不要再说这事见不得人,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情有可原的。现在这孩子已长大成人,我可以领来周济你们父子团聚。”万年古佛说话算数,有一年,他把王猿带到福州,和王商见面,王商在悲怆之际掉了眼泪,当着万年古佛的面,给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王猿,这猿字就是猿猴的猿。打那以后,王商患病身亡。他死后,王猿对财产的事一点也不想,他跟万年古佛已经分不开了,所以老方丈又把他带到海外金礁岛的大佛寺,专心致志地教授他武功。

王猿无牵挂,把学武术当成了乐趣,老师真教,他是真学,爷俩摽着膀子练。王猿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学武艺可麻烦了,一开始弯腰、曲腿,再教蹿高蹦矮,腿肚子上得捆沙袋子,王猿可用不着,他翻山越岭快似猿猴,蹿高纵矮不费吹灰之力,两臂一晃,力大绝伦。他身上具备着这些好条件,老和尚无非是教给他精巧的招数,他把路子记熟就行了。因此,王猿学一年,就等于别人学十年,而且一学就会。在短短的十年中,万年古佛把自己的能耐十之六七传授到王猿身上。这时候,王猿已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一切都正常了,话也说得挺清楚了,就是一样,他的性格没多大改变,瞪眼就打人,野脾气一上来,吓得和尚们不敢靠近他。他只怕万年古佛,老和尚也了解他,山河易改,禀性难移。他常对王猿说:“你现在能耐不小,可得走正路,要有容人之量,若野性不改,你能交下朋友吗?尤其你这种脾气,更不适宜当三宝弟子,也不能落发为僧,将来艺成之后,你得闯荡江湖。就你这个性格,将来得不了好结果,你要切记!”在万年古佛劝导下,王猿大有长进,一般的道理他也能听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