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关于“全真教”(第2/3页)

金秦志安《长生真人刘宗师道行碑》:“刘先生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东莱之武官庄人……承安丁巳,章宗召问至道之要。先生对曰:‘寡嗜欲则身安,薄赋敛则国泰。’”

《元史·丘处机传》:“丘处机,登州栖霞人,自号长春子……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不赴。岁己卯,太祖自乃蛮命近臣彻伯尔刘仲禄持诏求之……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经数十国,为地万有余里……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曰:‘天赐仙翁,以悟朕志。’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焉。于是锡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时国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盛,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于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

元姚燧《王宗师道行碑铭》:“玉阳体玄广度真人王处一,宁海东牟人……尝俯大壑,一足跂立,观者目瞬毛竖,舌挢然不能下,称为‘铁脚仙’。洞居九年,制炼形魄。长春颂以诗,有‘九夏迎阳立,三冬抱雪眠’语。出游齐鲁间,大肆其术,度人逐鬼、踣盗碎石……或以为善幻诬民,因召饮可鸩。真人出门,戒其徒先凿池灌水,挠而浊之,往则持杯尽饮,曰:‘吾贫人也,未尝从人丐取。今幸见招,愿丐余杯,以尽君欢。’与之,又尽饮,归,解衣浴池中,有顷,池水沸涸,以故不死。……或谗其善幻,世宗试而鸩之,见不可杀,悔怒,逐谗者。”

元徐琰《郝宗师道德碑》:“郝师大通,字太古,号广宁子,宁海人……研精于易,因通阴阳律历之术,性不乐仕进,慕司马季主、严君平之为人,以卜筮自晦……乃弃家礼重阳于烟霞洞,求为弟子,重阳……解纳衣,去其袖而与之,曰:‘勿患无袖,汝当自成’,盖传法之意也。”《续文献通考》:“广宁坐赵州桥下,儿童戏累石为塔于其顶,嘱以勿坏,头竟不侧,河水溢,不动,亦不伤。”

据《续文献通考》及《登州府志》:“孙仙姑不二,号清净散人,宁海县忠显幼女……父以配马丹阳,生三子。丹阳既弃家从道,重阳祖师画骷髅劝化之,又画天堂一轴示之。姑弃三子诣金莲堂祈度。重阳赠以诗,改今名,遂授以道要。”

【《长春真人西游记》】

丘处机远赴西域去见成吉思汗的事迹,随行弟子李志常著有《长春真人西游记》(有王国维校注本)一书,详述经过及旅途见闻。

《长春真人西游记》载有丘处机旅途中的一首长诗:“金山东畔阴山西,千岩万壑攒深溪。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许道轮蹄。前年军兴二太子(即察合台),修道架桥彻溪水。今年吾道欲西行,车马喧阗复经此。银山铁壁千万重,争头竞角夸清雄。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参天松如笔管直,森森动有百余尺。万株相倚郁苍苍,一鸟不鸣空寂寂,羊肠孟门压太行,比斯大略犹寻常。双车上下苦敦颠,百骑前后多惊惶。天池海在山头上,百里镜空含万象。县车束马西下山,四十八桥低万丈。河南海北山无穷,千变万化规模同。未若兹山太奇绝,磊落峭拔加神功。我来时当八九月,半山已上皆为雪。山前草木晓如春,山后衣衾冷如铁。”

丘处机、李志常一行,在西行途中见到成吉思汗攻破花剌子模诸城后屠戮之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有云:“方算端(即苏丹,回教国王)之未败也,城中常十余万户,国破而来,存者四之一。”

近代史家新会陈垣先生著《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对全真教甚为推重,书中说:“自永嘉以来,河北沦于左衽者屡矣,然卒能用夏变夷,远而必复,中国疆土乃愈拓而愈广,人民愈生而愈众,何哉?此固先民千百年之心力艰苦培植而成,非幸致也。三教祖之所为,亦先民表现之一端耳。”后记中又说:“……觉此所谓道家者类皆抗节不仕之遗民,岂可以其为道教而忽之也……诸人所以值得表扬者,不仅消极方面有不甘事敌之操,其积极方面复有济人利物之行,固与明季遗民之逃禅者异曲同工也。”

据陈垣先生考证,全真教历任掌教,自王喆以后,依次为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尹志平、李志常、张志敬、王志坦、祁志诚、张志仙、苗道一、孙德彧、蓝道元、孙履道、苗道一(二次接任)、完颜德明。其中谭处端曾任教主,尹志平寿至八十三岁,《射雕》、《神雕》两书中写他们早死,并非根据史实。

全真七子和以后历任教祖未必都会武功,他们炼气修习内功,主要是健身却病之术。

在《神雕侠侣》书中出现的耶律楚材,是成吉思汗的近臣(“蒙古”两字的汉译,据说是耶律楚材所创),当丘处机会见成吉思汗时,耶律楚材和他时相往来,作诗唱和。但耶律楚材信奉佛教,对于丘处机得到成吉思汗的优待(命丘处机通管天下僧尼,豁免道士赋税差役,但僧人不能豁免)十分不满,在他所著的《西游录》中对丘处机大肆攻击。今人姚从吾先生著有《耶律楚材西游录足本校注》专文,详加分析,认为耶律楚材的攻击都是从宗教的偏见出发,不能成立。

【《列仙全传》】

《列仙全传》是明朝万历年间刊行的一部有文有图的道家传说故事书。

中国的神仙传记,以题名汉刘向撰的二卷《列仙传》为最早,陶弘景、葛洪、孙夷中、杜光庭、沈汾等相继有所编撰。最大部头的是北宋初年乐史所撰的《总仙记》,共一百三十卷,相信传说中的全部仙人都已包括在内,但已失传。《列仙全传》九卷,叙述了五百八十一位仙人的故事,起自老子、木公、西王母,一直叙至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其中许多并不是仙人,只是会幻术或得到皇帝封号的道士。在现存的这类书籍中,这是内容最丰富的了。

这书号称是王世贞编辑,又有李攀龙序,但多半是刊行此书的汪云鹏所伪托。汪云鹏是徽州“玩虎轩”书铺的主人,曾刊行许多附有精美插图的书籍和戏曲本子。“射雕”第四集中所附王喆、马钰、谭处端、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等六人的图像都出于此书。《列仙全传》中也有刘处玄与孙不二两人的故事,但没有图。

六幅图中所绘全真教六位领袖的故事,都强调神怪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