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完颜不败(第2/15页)

那王都事甚是心细,不忘问道:“那迷昏的燕军呢?”包弓的声音又平静了下来,道:“俺那两个弟兄将他们的衣服剥了后,一刀一个宰了,拿石头把他们的脸孔乱砸一通,直到没有人认得出了,再绑上石头,通通沉到水塘里去了。”王都事和铁铉听了都心中发毛,心想这些叫花子行事狠辣,无法无天,幸好他们是站在朝廷这边,否则麻烦可大了。

铁铉追问道:“丐帮两个弟兄混进燕军里,有打听到什么消息么?”包弓抱着一双腿,摇头摆脑地道:“嘿,细节就不谈了。这两人得到的消息,经过俺包打听汇集各方面来的消息,便得出了一个极可靠的机密:第一,燕军十二月底前必定发动攻击,而且是从东昌背后的东阿及东平攻打东昌。”铁铉在脑中把地图和双方兵力布置图对比了一下,暗自点头道:“这消息的可能性相当高,燕军极有可能这么打。”

他心中既对包弓打探到的消息有了几分信心,便问道:“还有第二点么?”包弓道:“俺得到的消息是燕军攻击时,表面上中军在后,其实朱棣自己打先锋,要直袭朝廷军的中央大军,亲自与平燕将军盛庸正面对决。朱棣不坐镇中军,反而命他的二儿子朱高煦主持后方的大军。铁爷,您说怪不怪?您说俺这消息准不准?”

铁铉愈听愈觉骇然,眼前这叫花头儿显然不懂军事,对朝廷和燕王之间的微妙形势一无所知,但根据他丐帮弟兄打探出来的零星消息,竟能拼凑出如此具体的推断。最惊人的是,这推断竟和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内情丝丝入扣,实在不可思议。铁铉暗忖道:“这个说法完全符合朱棣的个性。他自认精通兵法又武艺高强,既是统帅又要当先锋,最爱定好作战大计之后,便横枪跃马到第一线拚杀。再者,这次交战之中,皇上等于给了他免死牌,朱棣可不会不多加利用啊!”

他想到这里,心中一阵激动,忖道:“若这消息确实无误,盛庸那边好好布置,不但破敌,甚至生擒朱棣都有可能。这消息的价值可大了!”他不禁站起身来,对那包弓一揖到地道:“包大人的消息价值连城,铁某这厢有礼。事成之后,必报朝廷重赏。”

包弓这下可担待不起了,连忙跳下座椅,还礼道:“铁大人不要多礼,俺一个叫花子也不要朝廷赏赐。如果事成了,您这兵部尚书,又是山东济南的父母官,给俺写一个‘天下第一包打听’的条幅,俺在江湖上就露脸了。”

包打听包弓的讯息及判断还真准确。

第一、燕军在十二月二十五凌晨,完成了对东昌的攻击布局。

第二、燕王朱棣果然亲率先锋部队到了第一线,看上去是要对盛军左翼展开第一击,而同时中锋部队也逼近东昌中军,摆出了在中央决战的态势。先锋部队中朱能在右,张玉居中,朱高煦则率了大军垫后。几乎与包弓的消息完全吻合。

盛庸的军队在聊城外设了三道埋伏。他得到铁铉的通知,已明了燕军的布局及朱棣的所在,他的迎战计画就是针对这个情报而设定。但如果消息错误,他所有的布置就前功尽弃,反而还会落于下风,但这个险似乎值得一冒。

已过子时,盛庸的大营中仍然烛火通明,他指着铺在矮几上的地图,对众将道:“据济南来的消息,敌军主帅亲率先锋在我左翼佯攻,中锋趁机逼进,然后主帅就转到中央,指挥三路先锋齐攻我中央大军,打算一鼓作气攻垮咱们。嘿嘿,大约他期待咱们会像李景隆的部队一般,一败就溃散逃跑,咱们会这样吗?”

众将齐声大喝:“门都没有!”

盛庸接着道:“主将在左翼佯攻,咱们就在他左翼做戏,假装将精兵调过去援救,中央大军只待他左转便两边散开,诱他攻入。然后听我命令,炮声响起,便全面合围!”

诸将摩拳擦掌,但也有人在窃窃私语,盛庸见状便问道:“诸位还有何疑问?”众将面面相觑,终于有一个副先锋发问道:“照大帅的战法,咱们第一线便和朱棣面对面的厮杀,咱们如有机会……是杀他还是不杀,大帅给句话吧!”

这句话问到诸将每个人的心里,一时大营中全都静了下来,大家都在等盛庸一句话。盛庸沉吟了好一会没有回答,最后他一挥手道:“各归各位,大家见机行事吧。”

众将明白了,盛庸是不会当众说出“如有机会格杀勿论”这句话来,便鱼贯退出。有的将军心中暗道:“盛帅不置可否,只说敌方主帅、敌方先锋,就是没说‘朱棣’两字,俺就当没听到朱棣在第一线这回事,他妈的能杀就杀。”也有的暗暗担忧:“这盛庸倒会做官,他绝口不提‘朱棣’两字,咱要是杀了朱棣,那可是皇上的亲叔爷呢,将来有人挑拨一下便是祸事了。俗语说得好,‘皇帝心,海里针’。他妈的,他们专门翻脸就杀人,老子还是小心一点,千万不要图一时之快。”

众将才离大营,两个亲军的把总进得营来,单膝点地,对盛庸报告:“探子来报,平安将军的大军已到了预定地点,在运河两岸埋伏就位。”

盛庸呼了一口气,双眉扬起,双目精光四射,低声道:“成了,就等猛虎出闸。”

建文三年元月初七,百姓过完年还没几天,南京城里张灯结彩尚未收下,东昌大捷的喜讯便传到了京师。仗着丐帮的飞鸽传书,章逸从朱泛的手下得到最快的捷报,他将资料整理好了,让郑洽去朝廷报喜。

郑洽禀告,东昌之战从建文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打到建文三年元月初五,整整激战了十天。燕王朱棣在聊城外中伏,他的先锋部队被盛庸诱入阵中合围狠打,数次靠着建文给他的护身符才幸免于难。等到残余部众与朱能、张玉的军队会合,从后方赶来救驾的朱高煦也到了东昌城野,朱棣的性命才算保住,但所率领的先锋部队已所剩无几。

燕军的后阵大军投入战场,遭遇到的是火枪和毒弩的轮番攻击,死伤十分惨重,大将张玉被围战死。朱棣下令大军向北转进,就遇到平安的伏军攻击,打到元月初五,便决心收兵。朱棣黯然班师回到燕京,大将张玉之死显然令他伤心不已,时为建文三年元月十六。

这是建文元年燕王起兵“靖难”以来,南京第一次重要的军事胜利。章逸比掌握了庞大锦衣卫的鲁烈早两天得到确实消息,朱允炆十分高兴,便下令将章逸升为南京锦衣卫右副都指挥使,这是鲁烈原来的位置,章逸成了锦衣卫的第二把手。

朱允炆又恢复了齐泰和黄子澄的官位。这两人在一年前虽然丢了官,但仍受建文的倚重,这时前方打了胜仗,皇帝心中一乐,便复官了。黄子澄立刻建议建文帝以大捷的消息祭告太庙,有王师得胜告太祖的意思,京师全城充满了欢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