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殓房惊魂(第2/11页)

明将军望着纸中所书,不怒而威的面容露出欣然一笑,也不知这笑意是针对林青而发,还是满意自己的书法,一字一句道:“我写下这个‘王’字,以敬林兄神功大成。”

他蓦然伸指点在纸角,默运玄功,白纸若经烈火炙烤,渐渐蜷曲缩成一团,再被明将军大掌握住,霎时化为片片碎屑。

水知寒心中暗凛,他做了十余年的将军府总管,虽是极得信任,却一直捉摸不透面前这位武功智略皆冠绝天下的朝中大将军。

六年前明将军领兵塞外平乱,他则留守京师,明将军在塞外大胜后班师回朝,仅擒回笑望山庄庄主容笑风,又放言天下,日后将与暗器王一战。水知寒虽对明将军与暗器王林青在塞外幽冥谷一战隐有所闻,却知之不详。明将军亦对此事讳莫如深,绝口不提。

事后水知寒曾从机关王白石口中打探到当时明将军执意撤去大军包围,孤身一人面对林青、许漠洋、物由心、容笑风、杨霜儿五位高手。水知寒本以为是明将军凭流转神功震慑众人,当场擒下容笑风,暗器王等人俱都是侥幸逃出重围。但此刻看来,其中似乎另有别情,至少明将军对暗器忘的态度若敌若友,令人难以揣测。

良久,明将军方沉吟道:“暗器王林青是我平生最为看重的一个对手,所以这六年来,我有意不让你告诉我他的消息,以免影响自己的心绪。不过如今他既然已来到京师,你不妨将他近期的行踪告诉我。”

水知寒按下翻涌的心潮:“自从一个月前暗器王在擒天堡现身后,据说是与虫大师一起去了滇南的焰天教与媚云教,其后有人再见到他时,却是在湘西萍乡府中……”

他说到“湘西萍乡府”五个字时,明将军神情略显惊讶,水知寒看在眼里,小心翼翼地轻声道:“据说武林中最为神秘的四大家族就是在那附近的鸣佩峰中,不知暗器王此去萍乡,是否与之有关。”

明将军沉声道:“水总管难道忘了我一年前的盼咐么?”

水知寒听到明将军突然以“总管”称呼自己,如何不明白他话中的警告之意,垂手谨立:“知寒怎会忘记,只是说起暗器王的行踪,顺便提及而已。”明将军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原来一年前,水知寒在迁州小城伏杀虫大师弟子舒寻玉,曾与四大家族中翩跹楼传人花溅泪交手。明将军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严禁水知寒以后再与四大家族有所冲突,并下令全府上下皆不许再提及四大家族之事。明将军身为四大家族的少主,身怀夺取天下的重任,此乃祸灭九族的死罪,自然不会对人泄露半分,连水知寒这个将军府二号人物亦毫不知情。

水知寒虽不知晓明将军与四大家族的渊源,但他身为将军府总管,何等精明,已瞧出其中蹊跷,所以有意无意间用言语试探,此刻见明将军微蕴怒气,一笑转移话题:“暗器王与虫大师等五六人同赴萍乡,分手后暗器王一路向北行,身边却多了一个身穿重孝,约摸十二三岁的小孩子,据我判断极有可能就是曾与暗器王、虫大师一起大闹擒天堡、鬼失惊曾提及过的那个孩子。”

明将军微微一怔:“鬼失惊说那孩子乃是冬归剑客许漠洋的义子。许漠洋虽一意与我为敌,但他得巧拙师叔传功,算起来亦是我门中唯一的师弟,难道竟死了么?”[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517Z.cOm]

水知寒点点头:“不久前我才得到密报,滇南媚云教内乱,许漠洋曾染指其中,却被叛出擒天堡的宁徊风乘隙暗算,伤重不支……”滇南毕竟离京师太远,纵是以将军府强大的情报网,亦是在两月之后方才得到一些并不确切的零星消息。

“莫非许漠洋之死激起了暗器王的斗志,方才入京么?”明将军喃喃道,目光忽然锁在水知寒的面上,“你对宁徊风此人有何印象?”

水知寒从容一笑:“江湖上传闻宁徊风‘病从口入、祸从手出’,出名的难缠。但我从未见过此人,对其亦谈不上什么印象。”他讲话的神态是如此轻松,似乎在说着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关之人。明将军本以为水知寒会知道御泠堂与四大家族的一些恩怨,但以他的眼力,亦无法从水知寒的表情瞧出任何破绽。

水知寒接着道:“暗器王在岳阳府停留一日,却将全身银两都输给了一位号称‘岳阳赌王’的江湖小角色。”

明将军不解:“怎会如此?”

水知寒将当时的情形解释一番,明将军抚掌大笑:“好一个林青,直到今日我才确信总算没有找错对手!”言语中相惜之情溢于言表。相比以往那个决不肯轻易服输的林青,如今宠辱不惊的暗器王尤疑更令明将军看重。

水知寒沉声道:“不过此次若非凌霄公子何其狂早早得到消息在京城外接应,纵有偷天神弓之利,暗器王亦难逃太子一系的追杀。经此重挫,将军的这个对手只怕已不足为惧。”

“不然。”明将军缓缓摇头,“林青的厉害之处并不在于其武功的机巧灵动,变幻无方,而在于对敌时能保持一份沉稳的心态。但他少年成名,不免略失于骄狂,只要经此挫败而不倒,心志愈坚,才会变得更为可怕。”他低低叹了一声,自言自语般道,“而我欲求一败,亦难于登天啊!”

水知寒大生感怀,这句话从明将军口中说出,丝毫不觉其狂,反令人生出一种独揽天下、寂寞萧索的感觉。

明将军眉稍一挑:“这次在飞琼桥边你曾告诉我追捕王己蹑住林青,为何最后不见梁辰的踪影,反是管平与葛公公出手?”这一问确是关键,京城将军府、泰亲王与太子了三大派系明争暗斗,互有掣肘,如果追捕王参与管平袭击林青之事,岂不是说明泰亲王后与太子已暗中联手,针对将军府?

水知寒胸有成竹,微笑道:“只要猜出请历轻笙出山之人到底是谁,历轻笙截住暗器王的原因,便可知答案。”对于请历轻笙出手之人,刚才,以及明将军虽仅以“某方势力”称之,但彼此都心知肚明,除了泰亲王与太子,又有谁能请得动六大邪派宗师之一的鬼王?

明将军沉吟道:“厉老鬼孤身一人挑战林青,周围又并无埋伏,多半是相试武功之意。由此看来,应该是泰亲王的手笔。”

水知寒点头:“正是如此。将军与暗器王约战天下皆闻,泰亲王亦知若是暗器王挑战无功,只会令将军声望更盛,所以仅让追捕王观察暗器王的动向,又派出历轻笙试探一下暗器王是否真有与将军一战的实力。而如果是太子请厉轻笙出手,只怕就不会轻易放过暗器王了。”京师中局势复杂,三方势力互相牵制勉强维系着平衡,牵一发而动全身,暗器王与明将军一战无论胜负都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变数。泰亲王希望林青入京挑战明将军,趁乱夺权;而太子则一味隐忍,静待圣上百年后登基,所以才要寻机会除掉林青,以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