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卷 第 四 章 佛门隐圣(第2/2页)

那年长的和尚面容一缓,说道:

“我恩师看不惯那些小人为事,看破红尘,就循遁入空门,隐身到大樟山里来的。”

另一名和尚接着说道:

“从两位施主的面相来看,似不是邪恶之徒,不知找我家恩师有什么事。”

姜古庄说道:

“是这样的。我是受人之托给肖源老前辈带两封信,另外还有一件私事要和肖老前辈面谈。”

说罢,姜古庄从怀里掏出血书,说道:

“这就是孙老前辈的血书。”

两人同时惊呼道:

“血书?难道……”

“接着又说道:

“你说是孙铸叫你带的血书?”

姜古庄心想:你们就是出家了,不属于华山派弟子,但你们的恩师毕竟曾是华山派的前掌门人,怎么对现任掌门人这等无礼!心里甚是不解。

姜古庄答道:

“是孙老前辈叫我带来的。”

两人互相望了一眼,神情甚是愤怒和恐慌,但很快就恢复了常态。

年长的和尚凄然说道:

“既然这样,我就领两位施主进去。”

姜古庄欣喜道:

“多谢两位大师。”

说着往前走去,走了两步见后面没人跟来,一拍脑袋,骂道:

“我怎么这般糊涂!”

连忙后跃向两位和尚解开穴道。

两名和尚古怪地一笑,领着姜古庄和上官痴一言不发地跨过小河上的浮桥,向古庙中走去。

古庙显然经年不久,加上年久失修,庙门字迹斑驳,依稀能看到“樟神庙”三个大字。

庙里面收拾得挺干净,青卷黄灯,古香古色,气氛很是肃穆。

两名和尚将姜古庄和上官痴让到厢房,说声“请在此等侯片刻”,然后关上房门,立即转身,匆匆而去。

姜古庄打量这间厢房,里面虽然陈设颇为简陋,但收拾得很整洁,有一种舒适的感觉。

心想:这倒是一个修心养性的好地方。

不多时,随着一声“阿弥陀佛”的佛号,两名身穿蓝袍,长须飘飘,双手合十的和尚推门而入,后面跟着刚才领两人进来的中年和尚。

姜古庄赶快起身,叫道:

“肖老前辈,你……”

转而一想:不对。肖老前辈是一个人,这两个人,不知那一个是的,所以没有说下去。

走在前面老僧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犀利地看着姜古庄,说道:

“施主认错人了,贫僧贱号玄斐,这位是玄道。”

说着,向跟在后面的老僧一指,接着说道:

“济慈大师是在下的恩师。”

姜古庄奇道:

“济慈大师是……”

玄斐说道:

“济慈大师就是施主所要找的肖老前辈,不过他现在已不叫肖源了。”

姜古庄恍然大悟,心想:原来前辈到这荒山野岭的古庙当了和尚,改名济慈,看来肖老前辈是个与世无争的人。

继而又想:这两位老僧的年龄至少有六十岁,肖老前辈是他俩的恩师,那不有八九十岁了,他怎么没看到此人?

正在疑惑问玄斐又道:

“刚才听能泽和能洪师弟讲,两位施主远道而来找我恩师的?”

姜古庄点点头道:

“烦两位大师替晚辈引见。”

玄斐双手合十唱诺道:

“阿弥陀佛!两位施主来得真是不巧,恩师昨日已下山云游去了,如果两位昨日来,就好了。”

姜古庄一听大失所望,心想:既然济慈大师去云游去了,刚才能泽和能洪怎不告诉我,问道:

“不知济慈大师,几时能够回转?”

心想:要是三五六天的,就在这里等他回来。

玄斐说道:

“很难说,但最少也要一年半载。”

姜古庄更是失望,说道:

“哦,这在下起先不知,既然这样,那就只好告辞了。”

说着就往外走。

玄斐和玄通堵在房门口并没让路,玄斐大师淡淡说道:

“听说两位施主找我家恩师有信物相托,并求还有事要求见,何不交给贫僧,然后等恩师回来,再转交给他,免得施主枉跑一趟。”

姜古庄注视了玄斐一眼,恭敬答道:

“受人所托,忠人之事。孙老前辈曾嘱咐在下,血书定要亲手交给肖老前辈。另外十分机密之事,要亲口告诉他,所以恕在下不从。”

玄斐脸色微变,忽然说道:

“施主与孙铸什么关系?”

姜古庄答道:

“萍水相逢而已。”

玄斐大师紧逼,口气咄咄逼人道:

“那他为什么将机密之事跟你说?”

姜古庄一时语塞,因为这也是他琢磨不透的事。

说完玄斐凶相毕露,沉声说道:

“施主将那信物交出来!”

口气甚是严历,大有立即出手之意。

姜古庄没想到情况陡变,上官痴早就不耐烦,眉毛一扬叱道:

“老和尚,你凶什么?”

玄斐微露愧色道:

“把信物留下,贫僧决不阻拦二位施主!”

姜古庄也有些愠怒道:。

“在下既然已答应了孙老前辈的话,决不会转手他人!”

玄斐听了,刚缓和一些的神色马上一变,说道:

“施主既然自己找上山来,就由不得你了!”

说着,突然五指一并,伸手向姜古庄拍来。

姜古庄又惊又怒,冷哼一声,不闪不避,反手向玄斐拍来的右腕扣去——

小糊涂仙校对潇湘书院独家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