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半口气(第2/7页)

李弘冀听了这话后心中其实是有些犹豫的。自己强用刑部中人已经是不合规矩的事情,如果刑审过程中真再出些什么事情,自己这个黑锅是背定了。而且那些人虽然畏惧太子身份不敢不听吩咐做事,但毕竟都是李景遂的属下,万一他们做些什么小动作,自己对刑审的一套又并非内行,是无法看出来的。

“怎么了?太子犯怵了?要不还是将刺客交给我吧,你落个清闲一旁观戏就是了。当然,要想清闲看下来必须是心中坦荡无有牵绊才行。”李景遂反将一军。

李弘冀不是一个轻易就被别人将住的人,他眼珠转了一下,然后说道:“行,明日你遣人来,我要‘半吊子’过来。”

李景遂愣住了,他没想到李弘冀会直接点名要“半吊子”费全,但是现在想来他确实应该点费全。李弘冀被自己用话架住了,退缩有损面子和气势,盲目逞强又真的存在不利。如果刺客真的死在酷刑之下,那就真的是有口莫辩,所有的疑点都会交集在他身上。

但是李弘冀点了费全,费全是刑部总刑司,是李景遂手下最厉害的刑审高手。如果在他刑审过程中出了什么意外,李弘冀完全可以说这已经是最厉害的刑司,自己怎么都想不到连他都无法把握好。甚至还可以将罪责推到李景遂身上,说费全这样的高手应该有百万分的把握,出现意外有可能是背后有人指使。

不过既然话说到了这个地步,前面那么多相互猜疑的疙瘩都拧上了。李景遂必须要将费全派出,否则真的会让别人往歪处想象。

从竹月堂出来,李弘冀很有些得意。他觉得这一回自己占了上风,事情依旧在自己掌控之中,并且按着自己的想法在发展。

当天下午费全就来到“无极渊”,而且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来了“十目佛爷”蔡复庆。费全的理由听来是很合理的,他说自己的刑审必须要和蔡复庆搭档才能发挥最大效果。因为他使用的刑具能否给受刑者最摧毁意志的折磨,只有蔡复庆可以通过受刑者的反应辨别出来。还有就是一件刑具应该怎样用、用在什么部位、使用怎样的角度和力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也只有蔡复庆可以通过受刑者的反应辨别出来。

这种理由李弘冀认为很合理,所以他默许了蔡复庆的参与。

但是当费全提出又一个要求之后,李弘冀上午的得意一下消失殆尽。费全的要求很有些怪异,他要求自己的刑审现场只能有他和蔡复庆两个人,其他人必须全部撤出。有旁人在会影响他们判断和操作,也会影响受刑者的反应,这都是会导致刑审失误的。如果这个条件不能答应,他们也是不能出手审这案子的。

不能有第三个人在旁边,也就是说包括李弘冀都无法看到刑审过程,不知道刺客到底有没有吐露、又到底吐露了什么信息。但是和上午的李景遂一样,到了这个地步,很多话都说死了,再要打退堂鼓的话肯定会有人对李弘冀产生怀疑。所以李弘冀不得不答应了费全的要求,而这要求几乎可以肯定是李景遂所指使,以此反扳李弘冀一局。

军刑官们近十天的恶毒折磨裴盛挺过来了,但是费全和蔡复庆的刑审将会是另外一重境界,胜过军刑官们几个层次的境界。裴盛还能挺下来吗?

还有,裴盛只是烟重津刺局中普通的一员,从头到尾都没接触到任何有价值的内情。那他又在坚守着什么?

梁铁桥赶回了广信城,但是一无所获。携带了宝藏皮卷的刺客没有见到,三方面秘行组织没有见到,就连很奇怪出现在广信城的卜福他也没有见到。甚至在询问那些府衙衙役时都没一个人知道卜福的名字和身份,只说他是有京城大内护卫令牌的。鬼党属于内务官员,卜福被顾子敬调到金陵做护卫,随身带着大内护卫令牌那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卜福到广信只是给官府衙役们看令牌而不给看自己的号牌,这却似乎是在做什么隐秘的事情,要故意隐瞒自己的来历。

城隍庙来来往往乱得像锅腊八粥,推倒的摊子,跑掉的鞋子,丢掉的年货,泼洒了的小食,当然,还有几具谁都没敢动的尸体。梁铁桥的手下通过对各种迹象的辨别和在场人的叙述,很快确定三国的秘行组织在这里出现过。

梁铁桥心中很欣慰,虽然自己没有能抓住关键人物夺到皮卷,至少说明自己的追踪方向是正确的。否则那三方力量也不会都聚到这里来。但之前的正确已经不存在意义,眼下最需要的是下一步方向的正确。

“你们觉得他们这趟会往哪个方向逃?”梁铁桥问手下几个得力干将,其中包括寻迹追踪的高手。

得到的回答有很多种,而且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是没有一个人回答齐君元他们还是从北门出的,因为觉得没有这种可能,因为他们自己刚刚从那个方向赶回来。

“有没有可能走的北门?”梁铁桥是在问大家,也是在自问。

所有人一下子愣住,沉默,他们一时没有弄清梁铁桥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们原来往北城门外追赶,是因为他们制造假象往北方逃出的。现在我们识破了重新追回来,如果他们这次真的从北门出,我们是很难想到的,那他们为何不会这么做?还有,如果要避开我们从其他方向逃走的话,早在几天之前广信城门开放后他们便可以走了,为何要等到现在?那是在等我们回来,然后他们再走那条路。”梁铁桥的分析很准确,这不仅是因为脑子好,更多的是得益于江湖上尔虞我诈的经验。

“那我们再追下去,从背后赶他们个措手不及。”有手下人提议。

“不!这一次我们不追,就跟在背后慢慢走。这些人在广信杀死防御使吴同杰的目的很蹊跷,如果是偶遇中被吴同杰觉得可疑查出皮卷,继而为了夺回皮卷杀死吴同杰,这还算是说得过去。但是杀手却是布下了几重几道繁琐且没有必要的设置来刺杀吴同杰,这有可能是故意显示能力。不过我觉得一个拥有如此高超刺杀术的刺客是不应该故弄玄虚、显示杀技的。所以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在以此刺局发信号,是要用口口相传的影响让什么人知道他来了,带着皮卷来了。”梁铁桥这个分析倒是和韩熙载、王屋山他们不谋而合,只不过他回过味来的时间太长了些。别人是一听情况就想到了这一点,他是几天之后才有此意识的。

“而他们从北门出的话只有两条路径可走,一个转向西,一个继续往北。转向西,也就是回到他们过来的方向上了。那么他们花那么大力气跑一圈,然后还冒险做刺局发信号,似乎是没有必要的。所以他们肯定会往北去,往金陵去,是要将皮卷交给哪一个重要的人。而那人知道广信刺杀、皮卷露相之后肯定也会进行接应,所以我们只要慢慢跟在后面,看皮卷最终落在谁手上就行了。有些人的东西不能夺,夺了会惹祸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