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第2/3页)

出月子这天也刚好是铁锤的满月,他们不打算大办,就准备买点好的一家人吃一顿。

陈芸在房间里憋了一个月,强烈要求跟着出门。

她一大早起来,把全身上下好好洗了一遍,出来的时候感觉轻了好几斤。

郑卫华今天放假,上午也没出门,等她洗澡回来就拿着毛巾帮她擦头发。

肖月珍在一旁给孩子喂奶,对女儿女婿说:“你们出去吧,我就不去了。”

铁锤喝的高兴,小脚一翘一翘的,陈芸见着好玩,伸手捏了捏,被蹬了一脚。

肖月珍瞪了她一眼,把外孙抱远了些:“就知道作弄孩子!”

“他又没哭。”

“哦,小宝不哭就可以任你玩是吧?”

陈芸暗地里龇牙,扭头问郑卫华:“好了吧?”

他松开毛巾看了眼:“差不多了。”

“再擦干一点,你这刚出月子。”肖月珍说:“现在不注意以后有你头疼的时候。”

她一发话,郑卫华只得继续擦。

头发擦了半个小时勉强擦干,陈芸迫不及待起身去换衣服。

她刚生孩子,肚子还没收回去,怀孕前的衣服都不能穿,只能穿那种宽松的。

陈芸试了两件去年的衣服,都不太能穿得上。

她有些失落,郑卫华见状便说:“今天上街多买几件新衣服。”

“哦。”陈芸拿着衣服对着身上比了比:“没想到我胖了这么多!”

“胖了也好看。”

陈芸放下衣服,捏了捏腰上的肉,抬头说:“我以后跟你一起去锻炼。”

郑卫华笑了声,心里并不当真,但还是说好。

暗自定下自己的减肥计划,陈芸把衣服收好,换了件自己可以穿上的。

夫妻两个整装待发,临走之前陈芸和儿子道别:“你在家乖乖的啊,听外婆话知不知道?”

铁锤睁着大眼睛看着她,肖月珍嗤了一声:“小宝比你可乖多了!”

儿子的满月过去,铁柱他们也正式放假了。

肖月珍原本说是来伺候她坐月子,但是时间过了也一直没有要走的打算。

最初陈芸还觉得她呆长点也好,但时间久了就发现有点不对。

这天她翻开日历,惊讶的发现已经到了八月中,算算大学都快报名了。

想起去年陈卫军来的信,再联系肖月珍有些异常的表现。陈芸试探着问:“妈,卫军今年去上大学吗?”

肖月珍闻言冷哼一声:“他上个屁的大学!”

这事在她心里憋了好长时间了,每每想起来都气的不行,现在女儿问,她便一股脑说了出来。

工农兵大学生的推举制度比高考要不公平的多,普通人想上大学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陈卫军为了这个名额不知道废了多少工夫,好不容易要到手,却被他自己放弃了!

“结婚前还好好的,说今年上大学,以后升职了给我们盖大房子。一结婚,哼!都忘得一干二净!”

如果说这全是陈卫军的想法,肖月珍气就气,最多只能怪儿子没用。

但其实不是,陈卫军在父母的劝说下,是有报名的打算的,但是王三妮仗着自己怀孕天天闹,这才逼着他答应不去上学。

“她为什么这么干?”陈芸惊了。

“怕卫军不要她了呗!”

肖月珍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原本看王三妮好,那就哪哪都好,现在觉得她不行,那就从头到脚都讨厌。

“大着肚子天天在家里哭,跟奔丧似的!”

陈芸没有亲眼目睹,不知道事情真相如何,不便加以评价,只问:“现在卫军要改主意还能来得及吗?”

“人家那名额年初的时候就定下了!”

“这样啊。”

陈芸觉得有些可惜:“明年再争取下?”

“你以为名额那么好弄到?”肖月珍说:“一年就那几个名额,想去的人那么多,错过一次哪有第二次。”

肖月珍气的很,说完又开始骂,骂儿子骂儿媳妇,又说:“八月多月就生,谁知道那是不是卫军的!”

“妈!”

陈芸打住她:“这种话不能乱说。”

肖月珍心里很早就有这个怀疑,一直憋着没说罢了:“那些知青男女住一块,谁知道能出什么事!”

她现在对王三妮满是负面看法,就算劝了也没用。

陈芸说了两句没说通,便把铁锤给抱了出来。

小孩刚睡醒,睁着眼到处看。

陈芸把她一抱出来,肖月珍就闭了嘴,满脸是笑的朝她张手:“来我抱抱。”

铁锤啊了一声,仿佛在打招呼。

肖月珍笑出一脸褶子:“外婆的乖孙哦!”

晚上吃完饭,陈芸回到房间铺了信纸,她打算写封信回去,问问陈卫军具体怎么回事。

这封信她写的很慢,犹豫着如何措辞才不会让陈卫军产生反感,又能问清楚自己想知道的事情。

郑卫华看了好一会书,没见她结束,奇怪的走过来问:“写什么?”

“给我弟的。”

陈芸把今天肖月珍说的事情重述了一遍,郑卫华听完皱了皱眉。

“太短视了。”

她想给陈卫军写信,没想到第二天,陈卫军的信就来了。

算算日子,应当是她刚出月子没多久寄出来的。

陈芸拆开看了看,对看似不在意但是一直在旁边转来转去的肖月珍说:“卫军问您什么时候回去。”

“我回去干嘛?回去受气吗?”

“他信里给您道歉了。”

陈卫军信上主动承认了错误,说自己不该一时糊涂做出那种决定,让父母失望。

同时他也把王三妮的责任全撇清了,说他不去上学和妻子没有关系,都是自己的决定。王三妮怀孕的时候总是哭不是要拉着他不让走,是因为想家。

这个理由倒是说得过去,陈芸把信给肖月珍读了一遍,对方嗤笑一声,抱着外孙走了。

陈卫军道歉的诚意挺足,第一封信收到没两天,他的第二封信又来了,依旧是道歉,并且请肖月珍早点回去。

肖月珍当时没说话,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才说:“算算也要割稻子了,往年这个时候工分最多。”

陈芸知道她有点动摇,估计是想回去了。

她没说话,第二天上街买了两块布,预备让肖月珍带回去。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肖月珍试探着说回去看看。

“我也舍不得咱们小宝,就是再不回去拿不到公分,就分不到多少米了。”

陈芸说行:“妈您什么时候走?让卫华给你买车票。”

肖月珍摆手:“这哪用麻烦卫华?我自己就能买。”

“让他给你买舒服点的位置。”

她在这住了两个多月,行李比来时只多不少。陈芸帮着她收拾,偷偷把那两块布还有几十块钱塞了进去。

肖月珍是第二天走的,陈芸因为要照顾孩子走不开,让郑卫华送她去的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