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承包一三零(第2/2页)

楼下食堂有黄彦彬、梅一一和新招收的人在,一切都井然有序、井井有条,室内溢满了红烧牛肉的香味,守着大锅下面的黄彦彬陶醉在香味中无法自拔,味道太舒服了,他可以每天做牛肉面、每天吃牛肉面,永远吃不腻。忽然,牛肉面的香味中出现了清新的果香,黄彦彬寻找着果味的来源,一下子就找到了,因为小山一般出现在食堂门口的凤梨山谁都忽视不了。

新兰出品的凤梨个头不打,成年人的两个巴掌大,果味却很足,果肉做成果酱后细腻无渣,吃起来甜中带酸,非常爽口,用来做凤梨酥很不错。凤梨酥的历史相当久远,传说三国时期,刘备和曹操生儿子典范的妹妹孙尚香成亲,送的六礼之一就是凤梨入馅的大饼。饼太大,一口吃不下,普通人也买不起,后人就对此改良,不断小啊小,有了后来普遍见到的凤梨酥的长相。

凤梨的内陷不仅仅有凤梨肉,为了丰富口感层次,还有冬瓜泥,就和做月饼里的莲蓉馅儿一样。

黄彦彬见过师父做过一次凤梨酥,那口感、那滋味、那回味无穷的感觉,稍微一回想就在齿颊间浮现。

“师父要做凤梨酥。”黄彦彬笃定。

“我昨天听到了,和莫老板合作,做凤梨酥卖。”

做凤梨酥卖……这不仅仅是意味着忙碌,更意味着有许多许多的凤梨酥可以吃,黄彦彬淹了咽口水,“我做糕点的手艺不行,一一啊,你要忙碌了。”

梅一一正低头看着自己记在本子上的要点,页面上赫然是制作凤梨酥的过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听师父说过一次之后就对这句话深以为然,身边常备一本笔记本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有人看了就有话说了,为什么不用个人终端来记录啊,一一愣了愣,回答:习惯了。

“我不是很会,师父上次做的时候还是两年前,我打打下手看了些大概,动手做的次数不多。”梅一一翻开一页,脑海里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深知自己还有许多许多要学习的地方。

今天,学习凤梨酥的机会来了。

容奕到了食堂就喊梅一一帮忙,从提取果肉开始。凤梨和菠萝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果肉里没有长小丁丁,一个里面长了小丁丁,后者取果肉还要多一道工序,凤梨好直接的,脱掉它的外壳就可以了。食堂里的味道渐渐改变,凤梨的果香味压住了牛肉汤的味道,渐渐成了食堂里的主旋律,也和早饭时间结束,牛肉汤不再加热、盖上盖子封存起来有关。

取出来的果肉一开始做了两三个果盘,大家先一饱口福再说。

然后就是为凤梨酥做准备啦。

“一山能容二出”的星博适时更新了新动态,【美味凤梨酥,值得期待。】

配图是成山的凤梨,取出来的凤梨果肉,还有大家忙碌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