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永恒(第2/3页)

话音未绝,只听得通天声音隆隆响起:“罢罢罢,万载相争。却是何苦由来,罢罢罢,万年因果一朝了,也为乐事。从今以后,我截教再不与同门动刀兵。”

元始听罢,点头回道:“如此大善,凡我阐教门下,便是有天大的因果,只要截教门下不先动刀兵,我教弟子,亦不许动尺寸之兵。”

说罢,他看向李随云,微微点头道:“如此,道兄可满意否?自此,三教再无内耗之理。”说罢,他也不多做理会,大袖一挥,望南蟾部州而去,转眼间便不见了踪影。

李随云嘴角泛起一丝苦笑,他这么做,何尝不是为了清虚一脉的安稳?

他慢慢的向女娲和伏羲靠了过去。女娲明显有些紧张,而伏羲地表情则很淡然,仿佛看透了世事一般。

李随云轻轻的笑了,他微微点头,轻声道:“娘娘,造人一事,事在必行。娘娘可早行。少顷,我将施展大神通,施展沧海桑田,移山倒海之术。娘娘若要取造人之功德,可早行。”

女娲心中疑惑,轻轻点头。身子在不经意间,微微靠向了伏羲。在这个时候,她还是显露出女子的柔弱,她不得不依靠她的兄长。

李随云看向伏羲,沉吟片刻,才轻声道:“陛下虽为人族之长,但人族有他自己的运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陛下若是一味的庇护人族,却是扼杀了他们的成长。地仙开辟之后,我再不与陛下相争。”

伏羲心中移动,微微把握住李随云的心思,他轻轻点头,施大礼,向李随云一拜,轻声道:“无论我们之前有什么因果,我始终敬佩道友。日后清虚一脉若有事,伏羲当全力以赴。一言既出,天地为证。”

李随云满意的点了点头,足下一顿,须臾,便到了北俱芦洲境内。他当初着力经营北地,无数灵宝被打入大地之中,又不曾遭受大战地波及,此处真个是灵气充沛,不愧是洞天福地。

妖国千万子民,清虚一脉百万弟子,见了李随云,齐齐下拜。妖国以云霄仙子为首,清虚一脉以孔宣圣人为首,尽数下拜。这等声势,比起当年群仙万怪拜浮云之时,还要盛大几分。

李随云微微点头,眼中尽是感叹之意。他望向云霄,轻轻叹道:“当年我本想让你传承女娲娘娘衣钵,日后也为人皇弟子,总比我这天高三尺道人的徒弟要好听得多。不想天意弄人,反惹得你和女娲娘娘争竞,罢了,今日我便将你重新收入门下罢。”

云霄听罢,当即整襟肃容,向李随云盈盈一拜,行了那拜师大礼。自此,她重回清虚门下,她身兼两家之长,日后自然成就无量。

妖族众修见云霄仙子重回李随云门下,心中都喜。李随云与洪钧大战,这是何等神通,他们都道从此以后,妖族又多了个靠山,心中如何不喜?

李随云面带微笑,轻轻点头,又看向孔宣,微一犹豫,还是道:“罢了,你随我来。”

孔宣不知何意,紧跟在后。二人直到一静处,李随云看着孔宣,沉声道:“我与红尘之缘已尽,却也呆不得许久。我去无妨,却放心布下清虚一脉。你为我门下大弟子,日后清虚一脉之兴衰,全系于你身。然你终是成圣较晚,比不得其他圣人心思深沉。当日我得盘古相助,终成无上大道。如今我师徒一场,我便助你一臂之力。”

话未落,只见他大手一挥,已将孔宣全身制住,右手并指成刀,重重的划向心口,只见白光一道。李随云强健的胸口之上,已多了丝细细的缝隙。还没有等孔宣想得明白,却见一股金红色的鲜血喷洒出来。将他浇了个通透。

孔宣被这一幕惊得呆了,茫然不知所措,他只觉得那股金红色的血液中充满了骇人地力量,这股力量正一点点的腐蚀着自己地衣服。渗透自己的肌肤,他能感受到一股股无穷地力量注入到自己的身躯,改造着自己的肉体。

李随云胸口的伤口愈合了,他面色略想显得有些苍白。看了孔宣一眼,淡淡地道:“运功炼化这股力量吧,不要浪费了我的心血,我也只能帮你到这一步了,以后的路,要靠你自己走。”

孔宣不知道李随云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但他已经没有心思去多想了,急匆匆地在半空中盘膝而坐,凝神修炼。李随云喷洒出地金红色的鲜血,纷纷渗透到他的肌肤,被他炼化。这就是清虚的力量,同盘古一样,他将心血赐予了他人,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继承者身上。

孔宣缓缓张开眼睛,他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变化。已成盘古的李随云神通究竟有多大,没有人愿意去尝试。当年因为一滴心血,使得李随云至今都受益,如今他地心血,也未必会比盘古的差上多少。

孔宣望着李随云,深吸了口气,鼓足勇气问道:“师父,您要到哪里去?难道您要学鸿钧祖师,不再理会红尘地事吗?”

李随云淡淡的笑了笑,轻轻地摇了摇头:“我会每天关注着你们。”

孔宣微微一愕,却也知道再问不出什么。他犹豫了一下,轻轻的道:“师父,您为什么要选择我,而不选择云霄?她的修为很深,离成圣也不过是一步之遥,便是没有您相助,怕也用不了多久,她便能证那混元道果……”

李随云淡淡的截口道:“因为你是孔宣,如此而已。”

孔宣愣住了,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

点了点头。李随云也没有再说什么,露出了一丝鼓.

清虚门下弟子众多,他当即命人将门下弟子尽数叫来,一一嘱咐,令众弟子好好辅佐孔宣,不可堕了清虚一脉地声势。

云霄心中迟疑,待李随云分派已定,这才起身道:“师父,妖族的道路在何方?还请师父明示。”

李随云望着云霄,迟疑片刻,似在犹豫该说什么,过得良久,方才长叹一声,淡淡地道:“人族一量劫内,为天下之主角,此后事,我或能知。顺天者逸,逆天者劳。凡事只需顺天而行,自然无错。上天有好生之德,凡事必留一线生机,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了。”

说到此处,他摇头苦笑道:“其实当不当主角又能如何?你们不需像我这般,诸多琐事缠身,你们只要记得逍遥二字也就是了。”

云霄并众弟子还要再问,却见李随云仰天长笑,化清风而去。众弟子追之不及,只得望空而叹。

李随云行至天下之中心,仰望天下,只见四州尽为大洋所隔,中间岛屿星罗棋布,天下只余此四州,却和记忆中地地仙之境相符。他也不多言,将手一挥,眼前已多了一个百十丈方圆的空间裂缝。他将出那移山倒海地神通,将人间界的无数山川、河泽、生灵尽数迁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