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三圣初谈论道统,朝秦暮楚也为常(第2/2页)

老子微微点头。也不再说什么,门下的童子一连添了五次水,他才缓缓张开眼睛,点头道:“如此大事,还要劳烦师弟往来奔走了。”

李随云知老子已答应此事,微微点头。也不多言,起身告辞去了。老子待李随云去后,随即吩咐玄都大法师关闭宫门,无事不得轻出不提。

李随云行不过数里。便觉身后八景宫地位置元气波动,当即驻足而立。过得片刻。但见对面云霞消散,与他处无异。知道是老子关闭了洞府,不由得摇头暗笑,你关闭了洞府,可你能关闭得了天下苍生,无数修士,各教圣人的心吗?

他也不再多想,随即驾云向女娲的宫殿赶将过去。入得娲皇宫境内,但见云霞全无,碧草依依,绿水悠悠,全无半点当年的气派。他知道女娲也似老子那般,封闭了宫殿,只想平静的看那封神之战,心中暗叹。急按落云头,自有童子禀报,他入内落坐。

女娲看了李随云一眼,颇无无奈的笑道:“清虚道兄,若非是你,换个人来,我也不会见他。你又有甚事,居然又赶将来?前番我入红尘,为的可是西方教总欲侵我东土之事,今日你又来找我,为地却是何事?”

李随云轻轻一笑,又把出说服老子那套来,一番诉说,然后看着女娲道:“娘娘,我也知道你和妖族的关系,但你毕竟是人族之母,若是坐看人族和妖族争斗不休,怕也要痛在心里。有道是长痛不如短痛,你莫不如就此放做个决断。”

女娲轻笑道:“你难道不怕我和截教联合,重振妖怪之威望,夺人族主角之位?”

李随云轻轻一笑,淡然道:“我想娘娘不会如此不智。人族为天下之主角,乃是天数。岂不闻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妖族的辉煌已经过去,若想重复旧日之荣耀光,没有几千年,几万年的岁月,怕是不会再有那等好事。”

说到此处,他起身近前,看着女娲娘娘的双眼,一字一顿的道:“娘娘既为人族之母,为何不为人族做一番打算,从此以后,人族日夜祭拜娘娘,朝夕祭祀,岁岁朝拜。娘娘四时为人族布雨兴云,使人族安乐,此为正理。”

女娲看了李随云一眼,默然无语,似在沉思,又似在犹豫,过了好一会,才低声叹道:“我们也经历了无尽的岁月,也都证了混元道果,万事都看得淡了,这等俗事,也都不放在心上了……”

李随云截口道:“娘娘既便不放在心上,那天下苍生又怎么能不放在心上?我们这些圣人,除了娘娘和伏曦外,还有谁有资格受万民景仰?炎、黄虽然有大功于世民,终不像娘娘这般无私,他们之时,可称盛世,他们自身,却又有不足之处。况且他们修为有限,也镇不住天下群圣,只有娘娘才能担此大任。”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复又道:“至于我们,我们也将回归三十三天之上,属于自己的空间里,轻易不履尘世,只还人间一个太平。只留下未证仙道地弟子,默默的守护着这片大地。直到,直到这世界重归于混沌的那一天。”

女娲突然站起身,向李随云行了一个大礼,轻声道:“道兄,我代天下苍生谢谢你了。”

女娲心理清楚得紧,李随云的浮云岛实力之强,当为各教之首。他既然能做出这等决定,显然也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这等作为,委实让人尊敬得紧。她这一拜,非是为了别事,而是心总感动的缘故。

李随云轻轻一叹,坦然受礼。待女娲坐好后,又轻叹道:“娘娘,人族之事,却要劳烦你多费心思了。那纣王固然有过错,但成汤治下百姓无罪,虽成汤气数已尽,但兵戈起时,能不让生灵涂炭,还是不让生灵涂炭地好。”

女娲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感叹之意,看向李随云,点头道:“这事我理会得,清虚真人尽管放心也就是了。商王无道,闻仲虽然贤能,但终是有失君臣之道,怕也不能长久。日后理论起来,他少不得要遭了毒手。到时候成汤基业自然败坏,也不需我们费什么心力。”

说到此处,女娲娘娘眼中又多了丝笑意,看向李随云,轻声道:“到那时候,道兄门下地无牙和穿山两个弟子打开关隘,北地大军自然可长驱而入,纵是朝歌兵力雄厚,也可一鼓而下。如此,则改朝换代已完,周复代商,有八百年气数,也不违背了天道。待得八百年后,天下自然当大变。”

李随云轻轻一笑,低声道:“娘娘放心,我绝对没有别样的心思,当初布下这步暗棋,却是看元始师兄不过眼。如今我们已定了心思,却也不需再费什么心思。待得此间事了,我门下弟子自然攻成身退。”

说罢,他也不再多言,向女娲告辞而去,径自出门,回转北地去了。女娲送其出门,随即关闭洞府,等待时机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