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亿载苦修终成道(第2/2页)

似这般景相,哪怕是石人也会动心,修士并非不近女色之人,有双修伴侣的也是不少。似这般场景,柳下惠怕也难坐怀不乱。

李随云心念电转,知道法宝将成,那塔中魔头不甘为奴仆,临起反噬,欲要迷惑自己。当即不再理会,依然催动乾坤鼎,一味炼化魔头。

塔中魔头见李随云脸色平和,似对周围美女混不在意,场景又是一变,李随云仿佛处于天庭之中,但见一身龙袍,头带皇冠,腰扎宝带,周围天仙,尽持象芴而立,一脸恭敬之色。周遭仙女相伴,前面大神导引,却是天帝的排场,分明是入主天庭,站在了权利的顶峰。

李随云的权欲之心早就淡了,却也不在意天帝之尊,面色不变,仿若不知。

权欲不成,场景再变,却见李随云端居云团之上,以一己之力,开辟那五行,自成空间。云团之下,无数修行有成之人伏地而拜,却是李随云证了那混元道果,四海千山尽皆拱伏之景。

李随云面色依旧,面沉似水,色冷如冰。对于美色情欲之道,他身边已有阿芙洛狄忒,似那般庸脂俗粉,自不入眼。更兼他求道之心甚盛,功名利禄,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更何况他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本事,似那证混元,他也知不可急于一时,心中自然不动,不想那不切实际地事。

塔中魔头,又连施招法,李随云浑不在意,心如铁石。那火焰愈加猛烈,将那些魔头急得哇哇乱叫,已渐渐委顿,怕是过不了片刻,便要被炼化,从此为奴为仆,永无翻身之日。

但见第十三层光华闪烁,场景却又一变。

已步入大道的李随云仿佛回到了家中一般,父母、兄长的身影随即出现在他面前。家庭的温馨,对所有人都有着致命的诱惑,除了那些弃家向道的冷血之人。

李随云显然不是那种主动弃家地人,从某些角度来说,他是被迫出现在这个时代的。虽然他过得远比当年要好得多,但家庭的温暖,却是不可抵御的诱惑。他的心微微一颤。

陷入垂死挣扎的魔头敏锐的把握住李随云心灵这一丝丝的悸动,趁虚而入。此时的李随云已不在洪荒之中,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种生活中,依然是一个可怜虫,但却可以恣意的享受亲情。

看到尘封在记忆深处的这一幕,李随云的眼睛湿润了。原本灼烧幽冥之塔的火焰,也黯淡了下去。

李随云似乎已经沉迷于家庭的温暖之中,可渐渐的,家变了,因为考试成绩的低落,父母不再喜欢这个并不出众的孩子。而他的兄长,也满是嘲讽。无数声音在李随云耳边想起:“二狗,好土的名字。你还再等什么,死吧……死吧……”

一时间,各种杂乱的声音涌进李随云的脑海,他似乎也受了这些声音的诱惑一般,渐渐迷失了自我,燃烧的火焰,却只剩下一个火苗,渐有熄灭的趋势。

那些魔头失去了火焰的钳制,一个个更是踊跃,拼命诱惑李随云,期盼这个害了自己的强大存在就此沉沦,永无出头之日,也好还自己自由之身。

李随云在幻境中,已经被逼到了绝境,无数声音再劝他:死吧,死吧,死了一了百了,再不用受世人的白眼,再不用受考试的威胁,再不用受世俗的羁绊……

李随云的眼睛渐渐的闭上了,似乎顺从了,服从了命运的安排。那些一直胆战心惊,关注着事态发展的魔头也渐渐放松了绷紧的神经。可就在这时,原本将要熄灭的火焰猛然间蹿起数十丈高下,将那十三层的魔头尽数炼化。成了一十三颗雪白的珠子,却是天魔珠,乃是十三大天魔的本命之珠。

此时的李随云,眼中只有坚定,哪里还有一丝一毫的犹疑。他的声音冷冷的,看着被炼化的天魔珠,生硬冰寒之至:“谢谢你们断了我最后一丝执念,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以前的李二苟,有的只有李随云。”

幽冥宝塔中的十三颗珠子不由自主的一阵颤抖,似是感到畏惧。李随云虽然得道极早,却一直无法斩断心头执念,正所谓成也前世,败也前世。前世记忆帮助他成道的同时,也成为他成道的羁绊。

正所谓心有执念,难证混元。李随云正是放不下对家庭、亲情的那一丝眷恋,才看不破天道。可方才魔头的诱惑,恰恰断了他最后一丝执念,坚定了他的道心。

借着心魔大生,李随云彻底斩却自身与前世的羁绊,将那幽冥之塔寄托执念。修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更兼事前巫门耍弄手段,已然绝了和李随云的联系,那一丝源自盘古血脉的情感的羁绊,也自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时李随云已然大彻大悟,凡事再无羁绊。一时间,他已彻底融入天地自然之中。何为地,我为地,何为天,我为天,何为道,我为道,何为自然,我即是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这一瞬间,李随云的道心已然大成,前世今生,一幕幕如同电影一般在眼前滑过,盘古留给他的记忆,再一次展现在他的眼前。天道变化,宇宙玄机,所谓的大道,在他的眼中,再无什么玄妙可言,他已经明白了,彻底的明白了。

此时的李随云,修为大进,彻底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超脱于众生之上,不再受红尘之羁绊。

天随人变,有异人出,必天生异相。那天体自有冥冥感应,一时间,风云变色,天地间灵气涌动,有灵性的生灵,也纷纷拜倒。似在朝拜新生的圣人一般。

天下间有大神通之人,无不面露讶异之色,纷纷起身,目光直扫向李随云隐居的地方。有精明的,已经猜到了结果,一时间喜忧参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