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4章 新任江汉省长(第2/2页)

“嗯。他这两年一直都在研究这个事情。想要真正发挥基层人大对同级党委政府的监督作用。这个思路我认为还是很值得肯定的。目前县级班子的建设和监督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单纯依靠班子成员的自我约束和同级纪委的监督,显然还不够。”

柳俊的脸上,露出了沉思的神色。

县级党委政府肩负的职责十分重大,县委书记和县长乃是真正的亲民官,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也与执政党的形象息息相关。而近年来,县级班子腐败的案例层出不穷,很多腐败案均是以窝案大案的形式出现。这种现象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如何加强对县级班子的建设和监督工作,成为党内热议的话题。

邱晴川出任A省省委书记不久,便着手进行县级人大的改革,搞了两个试点,主旨就是进一步发挥人大的监督功能,基本上与同级党委和政府分家,“独立”出来,接受上级人大的垂直领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和监督机关。事实上,却一直不曾真正发挥这个作用。

经过两年的试点,邱晴川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决定在此番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提出一个专门的议案。希望能够在全国更多的省市进行改革尝试。

对邱晴川这个动作,柳俊还是比较肯定的。时机合适的话,他也打算“引进”这个模式,在D省搞一两个试点,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在现行体制下,进行自上而下的大改革,难度很大,风险也很高,以柳俊的强势,也不能不特别慎重。

任何改革,尤其是体制改革,总归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来,不能操之过急。不然就会引发大乱子。

廖顺利点了点头,没有接话。他现在满脑子均是即将接手的江汉省经济建设大局,对于这些体制改革的探索,暂时尚无太大的兴趣。

正说话间,柳俊的手机震响起来。

柳俊拿起桌面上的手机一看,双眉微微一扬,按下了接听键。

“兆玉哥……”

电话是柳兆玉打过来的。

“小俊,不好了,兆敏在象牙国出事了……”

电话那头,柳兆玉气急败坏地叫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