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离婚进行时(第2/2页)

但在刘伟鸿而言,和云雨裳一起去拜访老云家的故交旧部,本来就包含着更深一层的意义。相信不久之后,这样的消息就会转回京师。如果搁在以前,那也没什么,不会有人当回事。刘伟鸿在老刘家的地位,本就不高,一个叛逆的纨绔子弟而已,不当大事。然而现在,情形明显不同了。刘伟鸿那篇文章,说是直接影响了首都乃至全国的政治格局也不为过。就算京师那些大佬,还不会将他正经当盘菜,起码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对他直接无视。

老刘家的小子和老云家的姑娘关系这么密切,频频拜访两家的故交旧部,不能不引起其他人的揣测。

刘伟鸿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老贺家或许其他势力,对老刘家与老云家的关系越是猜忌,对老刘家越是有利。

至于为云雨裳的生意铺路,反倒是次要的了。有了二十年的先知优势,仅仅只是想赚些钱,有何难哉?刘伟鸿离开江口的时候,云雨裳的“宏瑜信息质询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正式挂牌营业了。原本云雨裳的意思,这家公司要叫做“鸿雨”,在两人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不但浪漫,而且也表明公司是两人合资的。刘伟鸿笑着否了。

这也太肉麻了些!

以后公司发展壮大了,被人打探出来这个“内幕”,多不好?

云雨裳撅了好一阵嘴巴,最终还是依了刘伟鸿的意见,给公司取名叫“宏瑜”。

“宏瑜公司”一开张,便生意兴隆,第一天就接到了三单生意,云雨裳只要帮几个外商将相关的手续跑下来,就有一大笔进账。

理清这些关系,对于外商来说,深感头痛,不知要跑多少衙门,请多少饭局,喝多少酒才能搞定。于云雨裳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正是两相其利,皆大欢喜。

事实上,衙内们下海做生意,多数就是以类似的方式起家的。

相对于江口乃至岭南本土的“衙内们”来说,云雨裳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那就是国家部委的关系网。这是本土衙内们的短板,可以预见的是,宏瑜公司必定会在短期内发展壮大起来。

刘伟鸿的眼光,并不只盯在这么一点蝇头小利上,宏瑜公司仅仅只是一个过渡,一个跳板。等站稳了脚跟,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可做的生意多了去了。

二十年的国际大势了然于胸,足够刘伟鸿兑现他给云雨裳的承诺——赚几个小钱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