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决断(第2/3页)

会议室里创力世纪的精英们一起笑了起来,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

禹言笑着道:“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名叫禹言,大家可以叫我小禹,可以叫我老板,当然背地里大家也可以叫我万恶的资本家。”

会议室里又是哄堂大笑,连于紫彤也情不自禁地噗嗤一声,美目紧紧地盯在了大家身上。禹言双手对空轻按。所有的笑声都停了下来:

“之所以一直没有跟大家见面。是因为我这个人比较害羞,不瞒诸位说,我害羞得连女朋友都不敢找。”所有人都笑了起来。这个年轻的老板真地很有意思。

“今天的会议是创力世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高管会议,在座的都是我和于总信赖的人,所以我就来了,这个中间的心理过程,足足可以让我交三个女朋友了。”禹言微笑着看了于紫彤一眼,会议室里又是一阵大笑。

禹言笑了一阵,才沉稳的道:“今天,我和于总想和大家聊一聊创力世纪发展的问题。大家可以放开怀抱,畅所欲言,有什么说什么。

脸红脖子粗也不要紧,大不了咱们也学学台湾岛的议员大人们,在这个会议室里来场混战。大家尽情宣泄一番,然后再坐下来接着讨论。”

会议室里的创力世纪地高管们笑得满脸通红,禹言脸色慢慢变得严肃道:“今天会议的所有内容都将成为创力世纪的最高机密,五年之后我们会将这段历史对外公布,因为到那时候,创力世纪将是神州大地上一块令国人骄傲的响当当的牌子。”禹言大手一挥,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大家的情绪都被他简单的一句话调动了起来。

接着于紫彤挨个为他介绍与会的高管,禹言地记性极好,每个人的名字都是过目不忘,再加上他柔中带刚的天然亲切气质,很容易就博得了大家的好感。

在欧洲负责发动机测试的赵光汉也率领着团队回国了,这是一个四十来岁戴着眼镜的儒雅书生,是于紫彤父亲的得意弟子,一直跟随着于老先生创业的,技术人品都很过硬。

于紫彤把赵光汉介绍给了禹言,禹言紧紧握住他的手道:“赵大哥,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了,这些日子你辛苦了。”

赵光汉忙起身双手握住他的手道:“禹总,真正说谢谢的人应该是我们,要不是关键时刻你的相助,紫彤和老师这么多年的心血,恐怕就要付诸东流了。”

禹言将他按着坐下道:“赵大哥,你这是哪里的话,如今咱们都已经是一家人了,还说这些就太见外了。你和你所带领的测试团队的弟兄们都是咱们的英雄,我们所有人都感谢你们。”

禹言大声道:“让我们一起为我们从欧洲凯旋归来的英雄们热烈鼓掌,是他们为我们创力世纪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对赵光汉这些人,所有人都出自内心的敬佩,大家都知道,能在欧洲最挑剔和严谨的生产厂家面前通过他们最严格的刻试,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成就,这不仅是创力世纪的骄傲,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骄傲。

禹言微笑着止住大家的掌声,大声道:“我和于总商量了一下,决定从公司发展基金里提出五十万元,奖励我们这些从欧洲凯旋的英雄们。”

更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禹言又道:“到欧洲负责发动机生产线引进的各位同事还没有回来,但我在这里也同样宣布。一旦生产线安装完毕,同样五十万元地奖金也在等着他们。”

会议室里一阵欢呼,但还有部分人的情绪则明显有点低落,禹言通过刚才于紫彤的介绍得知这些都是研究院的系统设计主力,低档车和高档车的两个方案都是他们搞出来的。

禹言微笑着道:“张运明张总工,你们也不用羡慕别人,该给你们研究院的奖金我一分也不会少。”

张运明是从国内某大型合资企业出来的资深研发工程师,被聘为研究院地系统总工。他见禹言点破了自己的心思,干脆站了起来道:“禹总,说实话,我确实是挺羡慕这些兄弟的,不过我们也不差,我们已经拿出了两款车型两个思路,目前设计院的弟兄们对这两个方案是各持己见,争论不下,所以还请禹总和于总来决定。”

说起这个事情,大家的兴致就更加高昂了。两车之争在座的诸位高管都已经听说过了。毕竟这将决定到创力世纪的第一款车,也是个历史性的时刻,谁都想在中间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创力世纪的第一款车添上自己地一笔。

大家地讨论更加热烈起来,这个说直接上高端车,气派又显实力,而且利润更高。那个说应该先上经济型车,竞争对手少又有实惠。两派在会议室里吵的沸沸扬扬,真应了禹言那句脸红脖子粗的玩笑话。

禹言看了一下,赞成上大车地,以戴眼镜的知识分子居多,气质儒雅,连张运明也是赞成先上大车。另一派主张上小车的则是以沉稳的市场销售人员居多,他们贴近一线,更明白大家需要什么。

禹言等到大家吵的差不多了,才站起身来道:“我来说两句吧。“争吵的两派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都知道决定性的时刻就要到来。

禹言平静的四周打量一眼,犀利的目光像是要穿透每个人的胸膛:

“首先很感谢系统设计地同事们日夜辛勤劳作,为我们提出了两款具有历史意义的车型。我宣布,研究院系统设计部的同事们,将获得公司奖励的五十万现金。”

大家热烈鼓掌。刚才见大家都分奖金唯独自己没有的系统设计部门的骨干们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之色。

禹言微笑着接到:“关于大车小车之争,我思索了很久,刚才也听了各位的意见。看到大家这样热烈的为公司第一款车献计献策,我感到很高兴。”

声音一顿,他接着道:“但是,我想请大家首先统一思想,我们创力世纪是在做什么?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是在做企业。做企业,永远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和最快化。诚然,上大车上高档车,大家都可以看到这中间有着巨大利润,可是大家有没有看到这中间地巨大投资呢?有没有看到投入和产出的周期比呢?就像大家说的,造大车气派显实力,可是我们现在是个刚刚才起步的小企业,上大车,我们现在有那个实力吗?即使有哪个实力,好酒也怕巷子深,中国人迷信外国货是出了名的,你凭什么让消费者舍弃那些造了百年汽车的老店而选择我们这个初出茅庐还无一点名气的新手呢?一部一二十万的高档车,在没有任何验证的情况下,消费者敢这么放心的买我们的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