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价值连城(第2/2页)

“材料就价值几百万,雕工又价值上百万,之后还有个‘几倍增长’。那是多大的一个数字?”

然而,柳老爷子似乎还觉着给张劲的震撼不够大,犹豫了一下后,再次用不确定的口气,敲了一记重锤:

“我曾经看过一段野史,说是在慈禧当权的时候,有一位潘台因为得罪了朝中一位贵戚而获罪。

为了洗脱罪名,这位潘台找了一个当时著名的巧匠,以十二颗翡翠玉珠制作了一串‘佛珠手串’,好像就叫做‘十二佛佑宝珠’。想要把它送给喜爱翡翠的慈禧太后。

但是似乎在运送途中不知所踪。而这位潘台最终也没有逃过获罪下狱的下场,最后死在狱中。

而这串‘十二佛佑宝珠’也至此彻底的不知去向。”

讲故事似的说出一段道听途说的野史后,柳老爷子才又继续道:

“如果这串手串子,在鉴定后,证实它确实是野史所讲的那个年代的东西。那么就基本可以肯定,这段野史也许并非谣传。而这串手串子,也许就正是‘十二佛佑宝珠’。那么,它的价值至少还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再翻几番!”

张劲的眼睛彻底直了,因为张劲知道这串手串子的名字确实就叫‘十二佛佑宝珠’,而且他还知道这个手串子的物史年限,是‘一百四十一年’,算一算的话,应该刚好正是慈禧太后那个败家娘们当权的时候。

虽然确定了这串珠子的身份,但是张劲却很难相信柳老爷子所说的‘翻几番’的说法。按照张劲的理解,古玩,就是要‘古’才值钱。这只有一百几十年的东西,怎么也说不上是特别古啊?

于是,张劲忍不住难以置信的反问出声:

“翻几番?”

“是,最少翻几番!”

柳老爷子很肯定的回答后,才细细讲解起来。

……

张劲这个仗着‘作弊’,被柳老爷子这个‘真专家’误以为‘专家’的‘假专家’,这才知道了一些类似与之前的棒槌们都知道的基本常识,这才算是稍微懂得了一点古董的皮毛。

原来,这能够决定古董价值的因素很复杂,方方面面。而张劲所说的‘古’,只是其中之一!

除了年代之外,本身价值、稀缺性、流传的典故轶事、相关人物的身份和知名度,都是古董的价值因素。